早在2008年,去山西探秘的种子就已经在我心中发芽了。当时到旅行社咨询的结果,一般线路每个人大约需要3K,感觉很昂贵;而且跟团的固定线路把许多你不喜欢的东东捆绑在其中,快餐式、赶羊式、囫囵吞枣式的应付美景,实在是糟蹋诗和远方;许多憧憬的自然风光根本不在其中。
在国企打拼多年,奠定了若干资金基础,因而可以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有了互联网金融,为我们鼓足了不再苟且的底气,为屌丝逆袭提供了无限可能,于是踏上了圆梦的行程……
有人说,中华5000年历史看山西,但我并不想回溯时间长河,更希望来个空间大挪移,走进清纯的山山水水,希望与冥冥之中的自然之神产生心灵感应。因为年代过于久远,那些人文景观已经掺杂了太多现代人的痕迹,早就失去了她的本真。
按照蚂蜂窝上攻略的指示,我们预想在4月下旬或5月初出行。出发前一个月,我几乎天天查太原、大庆、安康和贵阳的天气预报,通过比对,我清楚:南方的安康、贵阳大部分时间在下雨,而北方的太原和大庆则一直保持着干爽的状态。真是天助我也!
为了此次旅行,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比如通过携程网在汉庭酒店订了一间超高性价比的家庭房,三个人一天仅130元!!寻找太原旅游局网站,从去年通过年检的旅行社名录中择优选用,避免上当,或遭遇劣质服务商。再使用QQ、微信等手段详细沟通。之前我阅读了作家祝勇和余秋雨关于山西的作品,对山西的文化底蕴有了些许理解。然而,这一切毕竟都是书本上抽象的符号。借助腾讯地图的街景功能,我仔细观察了太原火车站到预购酒店及附近的照片,结果到地方后我对周围的一切感觉异常亲切、轻车熟路。
这是我第二次进入山西境内。去年攀登青藏高原路过山西,可惜是在晚上。因此我对山西的印象全是单薄的纸上文字和二维的图片。当列车从石家庄出发,穿行在阳泉的山谷中,山西的地貌、地形、植被渐渐地立体化,丰满、鲜活起来。三晋大地的黄土沟沟壑壑,陡峭的岩壁,那些桃树、核桃树以及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似乎一切都曾被人类修整过。
在去景区的路上,听着太原本地人在一块儿扯淡,如闻天书,可那种气场、真实感,绝对是需要亲历的。
在N天的旅行中,我们以太原为轴,先是向西南到达秦晋边境的黄河大峡谷(山西临汾市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交界),然后乘大巴向东南长途跋涉5个小时,抵达晋豫边界的太行山南麓(山西晋城市陵川县与河南辉县交界)。尽管旅途劳顿,却对山西的整体有了形象和深入的认识。
漫步著名商业街柳巷,霓虹闪烁,祥和、安宁。人群熙攘,而且大多是小鲜肉、MM。仰视巨厦,基本为大服装品牌,比如海澜之家。
大致测算一下,此次行程约花费近7000元,平均每人2300多元。
2、人在旅途:我们竟然坐上了最“牛”的车,损失6个小时黄金光阴。东北遭遇极端暴风雨,列车在沈阳耽误,漫长等待……风雨如晦,车如蜗牛,我的心拔凉拔凉滴!(窗外为沈阳)
3、从所住酒店向下拍摄的地方应该叫太原建设北路
4、(太原)迎泽大街阳光明媚,其乐融融。
5、迎泽大街的夜很有光泽。满大街的BYD电动出租车,蓝色、新新的,打过两次,挺舒适。
8、在壶口(山西临汾市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交界)。拿旗的是我们的吴导。
9、迎接我们的是肆虐的黄沙和商业化的晋之驴。
10、从收费的山洞向上瞭望,虽然是枯水期,母亲河依然气势磅礴。
11、花10块钱,骑驴整个景……
中间还参观“华门”(位于山西临汾)这一人造景点,让我感到些许无聊。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就象外地人在品尝正宗山西刀削面时,咀嚼其独特的韵味,忽然从碗底飘上一只蟑螂,不忍再提。
13、行摄古色古香。
14、岁月的尘埃难掩雕梁画栋和往日的奢华。
引用 大白 发表于 2016-11-11 07:01:41 的回复:
还是喜欢楼主前面的文字部分,信息量大,可借鉴的经验多,行文流水,功力深厚,学习了
回复大白:大白兄弟,感谢鼓励!
几个月后反思,我去山西仅仅一次,基本属于蜻蜓点水,思考也相当肤浅。如果说山西与东北在国企方面有某些相似,可能我的认识会深一点儿。
引用 秀京山 发表于 2016-12-06 09:27:13 的回复:
萬馬奔騰般的宣洩滔浪,恣意幻化成飛瀑雲海,大自然的美,實在令人無法言語呀!
回复秀京山:朋友也是激情扬溢
引用 chen05266 发表于 2016-12-11 15:59:48 的回复:
的確壯觀
回复chen05266:我去的时候应该不是丰水期......
引用 chen05266 发表于 2016-12-11 15:59:13 的回复:
回复chen05266:大庆西站在大庆市让胡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