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讲述在乌衣巷的游历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我对乌衣巷的了解,起源还是中学时候看到的这首诗。当时对这个名称感觉有点奇怪,为何叫乌衣巷这么奇怪的名字。后来看了六朝的历史,终于知道了这里名字的来历: 乌衣巷所在地曾是三国东吴 时期的禁卫军驻地,由于军士悉穿乌衣,由此得名乌衣营。后改乌衣巷。而士族代表王谢两家,后来也就住在乌衣巷。
过文德桥后,往北,没多久也就到了乌衣巷的所在,在门口右边,则还能看到篇首的那篇脍炙人口的诗句。嗯,书写着也是名家,大家也都很熟悉的名字——毛泽东。
至于乌衣巷的大门,倒也不是黑色的,墙壁是亮丽的白色,而上面匾额写着乌衣巷三个字。至于被遮挡的对联查资料为:一巷月朦胧,欲问乌衣何处去万家春旖旎,且看紫燕此间来。
沿门口进入,则是售票处,这里门票倒是不贵,才是8rmb。当然了,进去以后才发现,重建的乌衣巷,其实地方不大,更不用说当时谢混(谢安孙子,江左风华第一)跟桓玄说的“五亩之宅”的规模了。
对联为:归燕几番来休客;鸣筝何曾伴霞云
进入纪念馆,迎面是一个屏风,上面写着魏晋遗风。下面则是各种字体的乌衣巷诗句。
绕过屏风,则是一个院子,正中间是一个流杯渠,这个玩意实际上在灵谷寺已经见过,看来是魏晋六朝时期比较流行的建筑。
嗯,这个时候又开始下起雨来了呢,也不知道是不是想给流杯渠注入水流。。。
至于流杯渠另一边,园林背面的墙壁上,则是有八个人的画像;作为魏晋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中七人便是竹林七贤,至于另一个,则是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知足常乐”典故出处的人物。壁画的上下方其实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圣兽在六朝时期的造型。
分成两段后贴出来就看得见画面了,人物顺序从北往南:嵇康、阮籍、山涛、王戎(第一幅截图)、荣启期、阮咸、刘伶、向秀(第二幅截图)
至于流杯渠的北面,则是听筝堂
听筝堂主要是介绍陈留谢家的历史。包括宗谱系表,世系表,代表人物——谢安,谢道韫(咏絮才),谢灵运(山水诗鼻祖)等。
谢安画像
不过谢家的介绍我觉得还是偏简略了,起码我从世说新语那里延伸阅读的比展示的多,比如淝水之战前线直接指挥,车骑将军谢玄没有直接提及。说到谢家,避免不了肯定会介绍淝水之战,这场战争对东晋来说是生死存亡之战。也是谢安的巅峰之作。听筝堂里面有地图以及简略的介绍。
在听筝堂出来往东边上二楼,则可以看到淝水之战的战场复原图。
从听筝堂回来,到流杯渠的西侧,有一门
穿出之后,则看到另外一个展厅——来燕堂(猜测这个名字来自于乌衣巷诗句)
来燕堂
来燕堂介绍琅琊王家的历史,而王家,除了开创局面的王导,最令人深刻的,应该是大书法家王羲之。来燕堂大厅上就有着王羲之的半身像。
至于王羲之雕像身后,则是一幅画,为六朝胜迹图,说明当时的繁华气象。画两边有对联:史家何必嗤六朝,文物自堪诧千古。
与对联相和的是在大厅的侧面墙壁上,有着图示的六朝历史简介,主要是疆域图,还有就是开国皇帝的画像(东吴画册则还有周瑜的画像),图上则有整个帝位流转的示意图。
转到侧厅,那里则是复制魏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顾恺之的传世代表,灰常有名的洛神赋图壁画,这图占满了整个侧厅的墙壁长度。
洛神赋图(局部)
可惜侧厅的光线不好,而且窗户打开之后拍出来有外面的倒影,影响到效果了,不过还是很震撼。
当然了,除洛神赋图之外,展厅还陈列着一些文物(包括之前参观过的听筝堂),主要以器皿为主。
看完展厅之后,我回到了院子,那里最吸引我的自然是一块字碑,上面应该是王羲之的手笔鹅字。至于这是真品还是临摹复制的,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这里附近的墙壁上,居然又看到毛泽东书写的乌衣巷诗句。。。这首诗话说在这里存在感也太强了点。。。
上二楼,这里就变成了六朝文化展览,与王谢没有关系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当时生活坐的榻。
那个时候起居还没有凳子,或者不流行,一般都席地而坐。
还有当时生活的图片,说明六朝时期是怎么端坐的。
然后,则是六朝的雕塑。
还有各种雕刻在砖上的画,我们一般称为画像砖的。
这四个画像砖分别为:孝亲画像砖,甲马画像砖,南山四皓画像砖,迦陵频伽画像砖(迦陵频伽是佛教的乐舞之神,西方极乐叫声最悦耳的神鸟)
过去之后,则还有六朝很出名的书画展,书法的话,最出名,最多展品的自然是王羲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兰亭集序了。
王羲之—兰亭集序
此外,他还有快雪时晴帖,上虞帖,姨母帖,寒切帖,初月帖等,加上陆机的平复帖,王珣的伯远帖等让我跟武林群侠传里面提及的名帖给一一对应起来呢。。。好些名帖其实之前都听过,当然了,内容不知道;这次是把帖子跟名字对应起来。
左上:陆机-平复帖;左中:王羲之-丧乱.二谢.得示帖;左下:安弘嵩-写经残卷;右上:王羲之-新月帖;右中:王珣-伯远帖;右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书法贴的下面,则是绘画,包括长篇的纸质画
萧铎-贡职图(局部)
还有砖画
充分体现出六朝时期高超的艺术水平。
一路走过来到最后则还有整个秦淮地区,类似于导游图似的的云锦画。
其下则是秦淮区的模型图
秦淮模型(夫子庙附近模型)(局部)
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到直观看到整个秦淮区的情况,特别是没有去过的中华门城堡以及南边的报恩寺,周处读书台等。
这里二楼就尽头了,下楼就到了出口了,整个景点确实不大,而且展示的东西我觉得还不够丰富,没有能完全展示出六朝王谢家族的辉煌历史以及气势。
---------------
而我逛完这个,时间用的也不算多,因为下了点雨,也不知道老人家们跑哪了。反正时间还早,我就在街上溜达,没想到一路走就走到媚香楼前来,也是缘分吧,后面我就买票进去,也算是逛了一回妓院了。至于媚香楼的游历,请看下回。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