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介绍我去过的印度普通人家
作客印度人家
到印度工作来来回回不觉已三个年头,所谓“随乡入俗”总想看看当地人的生活,作为一种了解丰富自己的经历。
在S厂时地处农村,也曾利用休息日到周边的村庄进行探访和拍照。在回来后写的《印度工作见闻》一文中专门介绍过我所见到的印度农村。其原始的村落,其落后与贫穷让人同情。
这次来到D厂工作,所在地是工业城市加之D厂又是老厂,那么印度的企业的员工家庭是什么样子?又引发了我的注视。
由于我此次来D厂重点是监督安装好汽轮机,因此每天都要上主厂房的12米平台。总会遇见一位印度保安,年轻英俊,一米七五的个头,浓密的头发,满脸落腮胡。他每次见到我都会很礼貌的给我敬礼!根据我平时观察,小保安工作还是很负责任。当时平台上交叉施工多,电火焊工作在主厂房的桁架上进行,而下面平台上却在清理检修汽轮机设备,开箱板、包装纸、塑料布、清理液等到处都是。因此时常发生火警,只见他都会很快跑过去处理好,同时也会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由于我戴的白色安全帽上面还有DEC标识,与在场的施工人员不同。他把我当成负责人,还会跑来报告,尽管语言不通还要比划手势,但意思我是明白的。这样一来二去彼此之间就熟悉了,有时还可简单说笑。
我经常在平台上将汽轮机安装过程一一拍照,有次顺便也给他拍了一张在汽轮机安装现场的工作照,然后用打印机打印出来送给他。他可高兴了!还把他的好同事拉过来也照了一张。他给我留下印象深的是一次购买东西。每年元月上旬会在D厂位于街道路口的足球场举办“玛拉”,也就是象中国的庙会。那天晚上我们正去逛庙会,刚走进大门就见他也在门口值班,一打招呼才知他是白天在现场值班,晚上来这帮忙。我们走到一摊位准备购买东西,正与摊主讨价还价,突然从我身后伸出一手臂,直接给摊主压价,一会就搞定好我们要的价格,等我扭转身回头一看是他。立刻就感到这小保安有心计,暗中在跟着我们,想给我们帮助,表示他的感情。
在汽轮机低压缸扣盖的夜晚,正是他陪着我们通宵值班,我看他也辛苦就送了一盒清凉油给他。他一试用满脸会发红,精神也大振,他直感到这一小盒清凉油真神奇!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每当晚饭后我们在营地后面的马路上散步,总会碰到他出去,不是骑自行车就是骑摩托车,好象在故意等我。因为都要停下来打几声招呼,终于在2月3日这天晚上他在马路上等我,我就问他是否就住在这里,一问才知他是D厂子弟,家就住在附近。他邀请我上他们家,好消息来得太突然,我又没有带照相机,加之也不能冒然去印度人的家,应该送点礼物才不失中国人的礼仪。也就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答应明天晚上一定来。
送什么样的礼物?这可为难了自己,我满房子里转都找不到合适的东西。上次来印度我还带了十个中国结,在S厂时都送给了印度雇员和司机,这次一个也没带。猛抬头一眼看到挂在衣柜上的中国挂历,对!就是它了。这是年前西北电建集团公司送过来的,既有中国特色还有实际用途。
2月4日晚饭后我拿上挂历和相机,顺路又叫上董工一块去,因为他也想看一下印度人的家是什么样,也就是找不到机会。我们刚走出不到50米,在厂家代表住地旁一栋空着的小楼房前小保安在叫我们,这栋楼前二天刚被租出去举办婚礼过。我们过去一看,楼房被水冲洗的干干净净,莫不是他们家也要办喜事了。小保安坚持要领我们上楼看一下,其实和我住的楼房结构是一样的。因此就连指带比划问他是不是要举行婚礼?他回答“YES”,我们连忙祝贺他。接着他领我们到楼门口指着一位看门的年长者说是他的父亲,我们上前打了个招呼问好,小保安这才领我们上他家。
沿进D厂生活区的公路走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他家楼前。楼前一片草地,是一栋二层的小楼,只住四户人家,他家住一楼左边一套。推门进去第一件事就是脱鞋,我们肯定要尊重印度人的习俗。等我们脱鞋完抬头一看,小客厅里已站了三位妇人,一位中年二位年长,我们连忙双手合十在胸前,用印地语说“那玛斯第”!意为您好。她们也双手合十作答。我估计中年妇人是小保安他妈,就打开挂历送给她,她接过挂历连连致谢,随手就挂在客厅的墙上,并手势请我们进左边的第一间房。
趁着谦让的空档,把整个房间情况打量了一下,刚才进门脱鞋处靠着卫生间,过来是客厅兼餐厅,厨房紧接客厅且门向着客厅。客厅对面是左边的第一间房,左边的第二间房与厨房形成内走廊,走廊尽头还有一间房,房门正对走廊,三室一厅的布局显得很紧凑。整个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显然是有准备的,包括三位妇人身着纱丽都是干净整洁的。
我们走进房间就势落坐在门左边的长沙发上,因为已看到房间的空间很少,只能容两人打转身。房间大致是三米见方的大小,靠长沙发旁放了一台落地式电扇就到墙根,然后顺左边墙一溜摆了三个小柜子:酒柜有二层玻璃推拉门,放满了各种各样小摆设;茶几背后是壁柜,上面加装三层隔板配上玻璃推拉门,也摆满各种毛绒小动物;墙角放一铁柜子权当床头柜,上面有一台20″彩电。刚好在窗户下空地能摆一张双人床,光床就占据房间的大半。酒柜(是按国内的大小慨念而言)上有一部电话,一台VCD,放两束塑料花,茶几上也放一束塑料花。房间布置显得很花哨,一问是小保安现在住的。看了这些家具和罩在电扇、电视、电话、VCD、沙发上的纱和布,一下子就让我们回想到中国的七、八十年代。
我提出还想参观一下其他房间,他母亲倒爽快答应并给带路。告诉我第二个房间是她住的,进门正对墙放一个高高的二开门衣柜用布盖着,估计是放她们全家的衣服的,窗下放一双人床,而门的右边靠墙角放一高低柜,在门旁立一单门大冰箱,房间布置很简单。高低柜的玻璃推拉门中可以看到放的都是不锈钢餐具。出门转过身就到厨房,大约二米见方,对着厨房门支一案板,在这面墙上有壁橱,橱分三层整齐摆放不少不锈钢盆、杯、碗、盘,擦洗得亮亮的。门的右边是灶台,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对外的窗下左边是一水龙头,在壁橱和窗户下形成的墙角地面砌了一个不高的水池子。再看案板下仅放了几个土豆和洋葱,也是十分简单的。走廊头的那间房估计是老人住的了,我们怕主人有忌讳,只随便在门口看了一眼。房间也不大,布置也很简单,门口对着一竖一横摆着二个类似酒柜的木柜子,然后床头柜旁是一双人床,床的另一头是一布衣柜。
插图文字说明
D厂小保安苏门的家
1. 印度D厂生活区内小保安苏门家住的这栋楼,他家住在一楼左边单元。整个生活区占地面积很大,都是这样的小二层楼房,四周都是树林和草地。里面设施齐全:有学校、医院、商店购物区、大草坪(举办过学校文艺汇演)、足球场(举办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俱乐部广场(举办普伽节的场所)。里面四通八达,通一路公共汽车。
2. 小保安婚前的卧室。
3. 他父母亲卧室。
4. 他家厨房里。
5. 他妈(左二)与奶奶(右一)。
6. 苏门(中)与朋友夫妇。
7. 小保安儿时一家的全家福。
接上文
刚参观完,小保安的朋友两口子进来了,显然也是商量好赶过来的。这时小保安提出要给家人他们照相,就站在客厅分别给老人和年轻人一一拍照。这时才看清客厅的情况,也是三米见方,一角占据为卫生间,靠卫生间外的墙角是洗脸池,紧贴对外窗下放了一辆自行车。客厅中央放一张四方桌配置四把靠背椅,客厅不坐客实际是餐厅。印度人爱照相也上相,随时都会表现出来。每照一次都让他们看效果,大家非常高兴,有说有笑。过后又将我们让到小保安的房间坐下。于是他母亲提出要去烧咖啡给我们喝,我连忙摇摇手示意不用,我们只喝中国茶,婉言谢绝了。
这时二位老人和他朋友的妻子都与他母亲并排坐在床沿,我们和他朋友坐在长沙发上,互相开始交谈。小保安站在中间当介绍,“爸爸、妈妈”简单的英文大家都还是能听懂的,靠着他妈坐的是他朋友妻子的妈,另一位老人是他奶奶。然后我要了一张纸和笔,在纸上写了60,并指向他朋友妻子的妈,小保安问他妈后写了70,我连忙伸出大姆指,引出了大家一阵欢笑。小保安直接写了71后指向他奶奶,老人显得精瘦,一头黑发,我和董工都伸出大姆指齐称赞,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小保安指指我们,我俩都写了60,小保安张大嘴表示惊讶。我又问他多大,他用笔写了25,我就问他为什么在现场告诉我是23岁,他连连不知说了些什么,我只得摇摇头并用印地语说“阿米加尼拉”,意为我不知道。他突然听到我用他们的语言说话,哈哈大笑!也学我讲的语调。看看差不多了,因为印度人大概晚上九、十点钟吃饭,怕影响他们准备晚餐,我们起身告辞。
小保安送我们出楼门,只见他朋友也跟着出来追上来,极力要求我们也上他的家并且说不远。小保安拉着我的手希望满足他朋友的要求,见此情景我和老董一商量还是去看一下为好,给小保安面子。
果然不远,只是住在二楼,房间的布局和小保安家是一样的,连房间里的家具和摆放位置都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到处挂着印度神像,这在小保安家是没有的。我们流览了一下房间,他朋友提出要照相并把我们请到走廊头的那间房内。家中有三位男人估计一位是他父亲,印度人在这方面倒很麻利,反正都光脚,地上又干净,他们都上床盘腿一坐。等摆好姿势照了二张相,我们便告辞了。
小保安一路把我们送出来,手还不停的比划,我明白是要照片,连声对他说“OK,OK!”当走到开始时见到的那栋楼时,他又让我们进去,我们只得说“特莫罗,特莫罗。”,明天以后再说吧!我估计小保安心思重着哩!还想给他父亲照张相,或许是说他结婚的事,但没有翻译难以沟通,只能遗憾!
继续插图:
小保安朋友的家
1. 左边第一间房朋友的父亲。
2. 左边第二间房内摆设。
3. 左边第二间房的墙壁上。
4. 到处贴的神像。
5. 朋友睡的床。
6. 朋友他家的衣架。
7. 与朋友一家人合影。
接上文
既已认识了小保安,又上了他家,现在听到他要结婚的消息,不能不准备点礼物送给他,于是回到营地找到小朱,请小朱给国内发一邮件,帮购买二个大一点的中国结,刚好2月7日有人返回D厂现场,顺路给带过来。
2月6日开始营地中国人都知道有一位在工地工作的保安要结婚了,时间订在8日晚。因为只要出门散步都要路过搭彩门喜棚的楼前,所以一打听就清楚。我要的两个大一点的中国结也如期在8日交给了我。
8号晚上刚吃饭碰上停电,我还替小保安着急,不想还是从营地后面传来喜庆的印度歌声,有人看见他们有柴油发电机发电。好在是D厂内部停电,有人及时在处理,一小时后恢复供电。我仍约好董工与我一块去给他送礼。
我们来到喜棚里正好见到小保安的妈,连忙请我们进去,我问小保安在哪,有人指在楼上,他妈让人叫下来,一会小保安跑下来。啊呀!小保安打扮的真漂亮,标准的印度新郎,尤其脚上穿的一双鞋,象金丝编的船形平底鞋特具异国风情。他马上将我带到一楼左边的房间,原来是新娘在这。新娘端坐在靠墙的一块幔帐前,右边地上已经放了不少送来的礼物,左边站着坐着的都是女眷,小保安的奶奶在招呼着。今天是他们婚礼的第二天,主要是男方款待亲朋好友,另外也是让男方的亲戚朋友见识新娘,所以专设一间房让大家看新娘并送贺礼。据说印度的习俗,结婚后男人所挣的钱都要交女人掌管,因此D厂老板达塔至今未婚,他认为对他是约束不自在。当然现在开始送贺礼也只能交新娘,
我们在新娘面前打开塑料袋,取出一对大红的棱形中国结,大慨有6″盘那么大,顿时房间一亮,在场的印度人都哎呀了一声,确实让他们一阵惊喜!我们也感到自豪!我比划着一个送新娘,一个送新郎,再并在一起祝他们结合,生活幸福!
送完礼后我也顺便照了几张相留念,好奇地看见了印度人送礼的情形。在右边地上的礼品中大多数是一段纱丽,还有化妆品,有糕点,糕点好象是订做的,有茶盘那样大,有蝴蝶状、孔雀样等。新郎又要带我们上楼,二楼三间房全部都打满地铺,看来还有远道来的亲戚。有一间大的房间是女眷的。新郎非要我们上有女眷的房间,我想他是否要向亲戚来炫耀他认识一位中国朋友,现在也只有满足他的要求了,今天也是他的大喜日子。于是跟着他来到房内,果不其然,他向几位坐在地铺上的女孩子说着什么,然后要我给她们照相。我照了二张后就急忙拉着董工下楼。
这时楼下喜棚内已来了不少中国人,我们便告辞离开,新郎又拉住我的手问喝不喝咖啡,我们都谢谢他表示不喝了。小保安一直把我们送到彩门口,恰巧在门口遇见了他父亲,这时小保安可高兴了,我也看出来了,终于他可以争取给父亲照张相了。儿子要尽孝道是好事,我便愉快地主动地给他父亲照了张相。
该段插图:小保安苏门结婚了
1. 他家租的小楼前搭设的喜棚彩门。
2. 来宾送的点心贺礼。
3. 新娘。
4. 小保安打扮的真漂亮,标准的印度新郎,尤其脚上穿的一双鞋,象金丝编的船形平底鞋特具异国风情。
5. 与新人合影。
接上文
回来的路上我和董工还一边议论着,象DPL这样的业主能在城市占有这么大一片地还真不错,而且给职工提供的住房条件也可以,水电齐全,有闭路电视,生活区内还通公共汽车。只是有工作有合约,才给分房,一旦失去工作就要搬家,不知老职工退休时是否有保证?
小保安这样的子弟工作还是临时的,就成家。将来怎么办?看来我们对印度社会制度还不了解,不能妄加评论。
就在小保安新婚的第三天我在汽机平台上看到他,我很奇怪怎么就上班了,按中国的习俗新婚三天要回门,俩口子回娘家,可能印度没有这个习俗。后来一想他是临时工,不上班哪来钱?不过与他同来的还有他的朋友,可能是让朋友看看他工作的地方。见到我他很高兴连忙把手伸出来,让我看他岳父在婚礼上送给他的戒指,我拉着他的手一看戒指还蛮大,正面有一公分见方象国内那种图章戳,与我在前面二场婚礼上见到的一样。我正夸奖他,他又用手将藏在衣领内的金项链拿出来让我看。真是在印度婚礼上让女方家要破费不少,据说在印度女方陪嫁的东西多,将来在男方家地位高,受气少。
第一次在小保安家照的相片洗出来了,正好是他新婚的第四天。我便约好翻译小关一块去给他送,顺便看看新房布置得如何。谁知走在路上正好遇见他俩两口与朋友夫妇四人在散步,他们一见是去给他们送照片,迫不及待地站在路上就打开袋子看照片,那兴奋劲甭提有多高!大家又一块打转回家走。一路上有翻译小关可以说话了,小保安先邀请我在外面去喝咖啡,又说可在星期日用他的摩托车带我到市里逛,我说不用了,我们工作忙。我问他的新房在哪里?他回答在市里,我估计理解有问题,便问他是否与父母分开住?这时他回答是分开住。根据我的了解印度人喜欢大家族式的生活,常常几代同堂,以享天伦之乐。他的回答显然不合常理,只能是理解我们的问话有问题。也只好不再问了等到他家一看就明白了。
到他家里只有他父母在,他父亲在他房间里看电视,母亲把我们迎在客厅,我把洗出来的照片拿给她,她一边看一边叫儿媳过来,指着照片介绍情况,看样子比较满意。然后叫他父亲出来看照片,让我们进去。我们就是想观察一下小保安的新房,跟着就进去。结果是风光依旧,唯一的变化就是在床的两头的墙上挂上了我送给他们的中国结。这就说明印度人与中国人在对新房的理解不同,追求不同,故在印度没有闹新房一说这就是我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与我在《亲历印度婚礼》一文中国防生的介绍是一致的。印度人讲究形式,排场,面子,讲究敬神,让神高兴。对吃住方面比较凑合,过得去就行。这与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有关。
由于见过几面,他母亲也熟识了,她拉着儿媳要我给她俩合照一张相,然后小保安也要我给他们俩口合影一张,还要俩口子与他妈照一张相,好象他们从来都没有照过相似的,现在才有机会。不过也是,环顾四周都没见墙上桌子上放有相框之类的,倒是小保安指着他房间进来门口墙上有一张照片,那是他小时候的全家福照,是黑白照也已泛黄了。也实在是可怜!
该段插图:小保安新婚后的家
1. 唯一的变化就是在床的两头的墙上挂上了我送给他们的中国结。
2. 小保安在家。
3. 婚后俩口子。
4. 小保安的父母亲。
接上文
我们离开小保安的家时,见到他朋友一直在门口等着。这次又要求上他们家,我们一再表示不去,他们还死死地缠着不放,我感到非常奇怪?后来一想无非是想再拍照,因上次去家中无女人,现在他妻子就在家等着。但是毫无意义,和他们并无来往,于是以晚上还要开会为由抽身回营地。
等到第二次照片洗出来后,我又去了小保安家一次。只有他妻子和他妈在家,小保安正在工地值班。从时间上再次证实印度人对新房没有过高要求,年轻人婚后仍然与父母住在一块。
三月三日是印度的霍利节,又叫洒红节,我在《印度工作见闻》一文中介绍过节日的传说。而三月四日又是中国的元宵节,所以工地上大部分人都放假了。四日这天正好我值班,上厂房又遇到小保安也在值班。我们互相祝贺节日后,他提到我那天去送照片他不在家,在这表示感谢了。而后邀请我晚上七点到他家去,并用手势做出翻书和照相的动作,我理解是让我去看他的结婚照片,表示一定来!晚上正逢DEC举行节日会餐,七点都过了我才约从S厂来的小张当翻译与我同去。
一敲他家的门,他妻子飞快过来开门。他们家还有点节日气氛,小保安一改平时工作服换了一件黄色衬衫,床上也换了新线毯和靠垫,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录像,另外朋友妻子和她妈也在。一见我们到来,女眷们都让到了客厅,我们进到第一间房内。他父亲正坐在床边急忙打手势要我们看电视,定眼一看正在播放小保安结婚录像。估计小保安结婚录像刚拿回家,今天是第一次播放,能邀请我们与他家人一起共同观赏实在是荣幸!
这时他母亲进房给我们每人端上一小碟子,内有两颗印度甜果子,然后送上一杯凉水,显然是过节很客气。小保安知道中国人不会用手去抓着吃,连忙起身去厨房给我们每人一小勺子,看来不能不吃,尽管刚吃过会餐。我们一边慢慢吃着甜点一边指着录像问有关内容,小保安是到加尔各答迎娶的新娘,她家在距加尔各答二十公里的城镇。他与妻子原先并不认识,是双方的父亲先认识认可后,才定下这门婚事。他的婚礼是按印度一般传统习俗进行的,而不是按当地本格利习俗进行,如新人绕火盆走七圈等。录像内容很全面,包括到达男方家以至后面的婚宴场景,还有我们中国人的镜头等。内容丰富,我便提出能否拷贝给我一份,小保安欣然同意并约好时间。
接下来又是印度人喜爱的活动,趁着过节他父亲主动提出要照相,我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之后我们便告辞,不想小保安叫住了我们拉着我去走廊头的那间房,这才发现他妻子在那间房内,这时我才明白他是向我介绍这才是他们的新房。我一楞不禁问他,第一间房是谁住的,他说是他哥哥的。我才连想到他刚才介绍他哥的妻子在加尔各答工作,他结婚的前期是他哥替他筹备去了加尔各答。他奶奶来杜伽坡在D厂给他准备张罗,于是我们第一次上他家时,他就那样介绍住房情况。印度人也太实在了!也可能是语言上的困难不可能过多解释,只是简单指点而已,也没想我们会多次上他家,不过倒让我看到了印度家庭的真实情况。一对大红的中国结被他们挂在了家庭中最显眼的位置,作为客厅的他哥的房间内。这是他们一家人值得炫耀的地方!
按照约定的时间我先去他家,并顺便送去了第三次洗出来的照片,然后让他带上他结婚录像光碟和我一块回到我们营地。在复制光碟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他家中的一些情况,他父亲在D厂是司机,他哥在杜伽坡市里当厨师。妻子今年18岁,在结婚时他岳父送给他四万卢比。这就证实了印度人结婚时女方不仅要办嫁妆,还要给男方以金钱,刚好与中国情况相反。看来小保安一家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衷心祝他们一家人生活幸福!祝小保安俩口子生活美满!
通过一段与小保安的交往,让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个印度普通人家,是一个中等城市的企业的员工家庭。由于语言的障碍没有什么深入的交谈,只能进行实地表面观察。但已经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印度人家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中国七、八十年代水平。印度人家的家族观念还很重。他们的生活简单而清苦。
小保安名叫SOUMEN,中文译名为苏门。
写于印度杜伽坡电厂
2007-3-2
继续补插图:
在S厂我也曾到过司机巴比的家,他家拥有自已的一栋小二楼。四世同堂,家内陈设更简单。是虔诚的穆斯林教徒,所以未敢多停留及拍照。
1. 司机巴比的家。
2. 四世同堂全家福。
3. 二楼住着巴比俩口子。房内主要家具只有三件,这!一张床。
4. 一个衣架,主要放老婆的纱丽。
5. 比较贵重的就是这个柜子了,巴比舞跳得很好,收录机必不可少。
引用 天空的灵感 发表于 2016-07-15 18:12:06 的回复:
有点心动,好想出去玩嗷嗷嗷
回复天空的灵感:谢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