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当只能对世界上的少数几个国家叫出名字的时候,不知怎么就知道了锡兰,当时,和我天朝关系很好是吧?
岛国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又像一枚树叶漂浮于印度洋上,被海明威称为“绿色的伊甸园”。兰卡位于印度南部下端,独立于印度大陆又似乎与印度有着扯不断的联系,单从外表看,我们外族人就无法分清他们的区别,因为现在的兰卡人是公元前5世纪从印度北方迁来的雅利安人和公元前2世纪从印度南部迁来的泰米尔人,也许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信仰了印度教,而兰卡人却传承了佛教的衣钵。
被朋友几次问到有没有去过斯里兰卡,回答“没有”,为了以后能够回答“有”,兰卡走起。
仔细研究过兰卡的旅游攻略后,马上被这个国家丰富多样的旅游目的地所吸引,立刻呼朋唤友,好友亦欣然应允。
兰卡6.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多样的地貌,从锡兰花豹到锡兰红茶,从1000多年前的僧伽罗的都城波隆纳鲁瓦到锡吉里耶的狮子岩王宫,从丹布勒王室岩庙到康提城的佛牙寺康提舞,从英荷殖民的古城加勒到可以外挂不关车门的海上小火车,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兰卡的微笑,所有这些当然都是你来兰卡的理由,虽然这不是兰卡的全部,但却足以代表兰卡的精彩。
狮子岩王宫
锡吉里耶的狮子岩王宫是斯里兰卡最著名的代表性景点,不同旅行线路唯一的集合区就是这里,是各国游客不可错过的必游之地。从西安到香港到科伦波到狮子岩景区已是我们离开出发地的第3 天下午。一路又遇修路而遭遇堵车,当然,可喜的是我们于一天光线最好的时候登顶狮子岩,坏事变了好事。
锡吉里耶是一块巨石 ,仿佛从天而降,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上,而巨石顶端就是传说中的弑父夺权的阿努拉德普勒[另一处王宫遗址]国王的儿子杀害了父王但却惶惶不可终日为了逃避兄弟回来复仇而建的王宫。
但是,对于这里到底是一处什么遗址,有皇宫一说,也有寺院一说,从建有护城河的规制来看应该是皇宫吧。但不论是什么 ,这里都是一处宏大的建筑遗址,虽然只剩下了地基上一点点轮廓。王宫不但只是狮子岩上面部分,围绕岩石一周的地面上是还能看出昔日花园和蓄水池等。
狮子岩可以登临,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只是远观,那么你看见的也就是一块石头,而只有登到狮子岩顶,才可以全面感受这里的奇妙。不光登顶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半山腰有另一种奇妙的景观——天女壁画,壁画为你展现的不同国家的美女形象,都以天然裸露上身的 曼妙身姿向你露出迷人的微笑,没有亵渎没有色情,只有美,而这是距今1500年前的古老壁画,只可惜只剩下了这20来幅,现在有专人把守。
距赤道只有800多公里的斯里兰卡3月已是我们的盛夏天气 ,只是矮矮的200多米拔高就已经让很多人止步于狮爪平台,只有继续向上才可高处揽胜。同去的好友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为没有登顶而遗憾,而我和另一同伴却心满意足。
波隆纳鲁瓦
每次在挑选行程时都有一种偏执,对于面积广大的遗址类景区有特别的偏爱,可以舍掉霍顿平原的徒步,可以舍掉茶园小火车体验 ,可以舍掉大象孤儿院,但不愿舍弃的是千年王城波隆纳鲁瓦,这个旅行团很少纳入行程的地方,我想,我是对的,一直为我的行程里有这个世界级的大遗址而庆幸。
波隆纳鲁瓦,位于兰卡中北部干燥地区的古城,是僧伽罗王朝统治时期的第二个首都,在公元3世纪就成为当地的农业中心,遗址大致分为古城区·北部区和南部区3个部分。我们住在离古迹不远的度假酒店,在夏季微风吹佛的清晨漫步于巨大的遗址区,区内游人寥寥,古迹仿佛散落于森林的红色珍珠,几个区之间需乘车前往,如果有很多空闲,可以租一辆单车边走边看,看累了就坐在那里发呆打坐,这就是我想要的旅行。可是,不行,我总是快速穿行于不同的单体建筑,有时甚至来不及感受,只等拍下美丽片片,把风景定格,日后慢慢回忆,我的方式只能是这样。
兰卡对于佛教的信仰有很严格的规定,进入遗址区的寺庙景区必须脱掉鞋子,不管地面是砂石路还是泥土路,都必须光脚,对外国游客网开一面,允许穿着袜子进入,所以,在拍出的片片中,我总是可笑的穿着一双随时准备扔掉的旧袜子。另外,不能在寺庙区拍摄人像,中国人喜欢拍照,被景区工作人员屡屡提醒,充分说明国人守规矩的意识太差,守规矩守规矩还是守规矩!不守规矩的后果就是落入虎口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匆匆忙忙赶了四大块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深深地被一千多年前的文明所震感,宏伟的城池,巨大的佛塔,精美的石刻,彰显着当时的富足与进步,虽然文明已经逝去,但也曾经辉煌并且继续证明着自己的辉煌,也许,这就够了。
丹布勒王室岩庙
一块高达160米的巨型山岩中,镶嵌着 一座几乎绵延整个山壁的寺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室岩庙。王室岩庙为历代国王所建,最早的文字记载为公元一世纪,建造寺庙的初衷为一位皇帝曾躲避其中,为感谢岩洞提供避难之所而起,后经历代国王不断开凿而成,和敦煌壁画一样都是在之前的壁画褪色之后在上面进行补色,有些壁画可能延续到19到20世纪。
王室岩庙有5个洞窟组成,每一个都是利用石洞的天然形状而成,窟内佛像林立,墙壁及天花板则画满了壁画 ,无一处空白,每一处佛像如果单独拿出来存放的话可以扩为张数倍的展厅,而他们就这样热闹地挤在一起,看得人眼花缭乱,直叫人惊呼“太美了,太美了”。第一次认真地调整了相机参数在黑乎乎的石洞中拍出了清晰画面,每一副都美得无法形容,一个小时过去了,汗流浃背地跑到集合地点才发现在此地竟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张片片作纪念。
佛牙寺与康提舞
康提城坐落于斯里兰卡正中央一个海拔500米的山丘上, 16世纪末成为僧伽罗王朝的第三个首都.,但很快被葡萄牙人荷兰人挑衅,于1815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康提最著名的的就是佛牙寺和康提舞,我们有幸在佛牙寺参观时感受到了康提舞的独特韵律,没有遗憾地离开了康提。
传说中公元前543年从佛陀火葬灰烬中拾取的佛牙,在4世纪藏在一位公主的头发中被带到了斯里兰卡,由于佛牙后来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因此成为争夺的对象,在历经了斯里兰卡和印度两国之间的多次旅行后,终于在16世纪来到了康提,收藏于这座雕梁画栋的美丽庙宇中,成为斯里兰卡的国宝。
那天参观佛牙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像我们的黄金周的长城,人挤人,人挨人,有本国居民,也有各国游客,不知是否平时也是这样,还是恰巧有康提的官员去参观造成的特例,对于这样一个有仪式感的地方也许人多才有意义。兰卡人信仰佛教,但是进庙不烧香,而是在佛像前敬献鲜花,我们和当地人一样,每人手捧莲花,脱掉鞋子,排队进入佛牙寺。佛牙寺最早的建筑出现在1600年,后经历代国王不断增建而成现在的样子,由于1998年泰米尔猛虎组织在佛牙寺前引爆了大量炸弹,造成建筑损毁和人员伤亡,现在进入佛牙寺要进行严格的安检,安检门离寺庙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有点幸运的是那天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奉献仪式 ,就是人们将食物奉献给僧人和法师的仪式,在康提鼓的演奏声中进行,没有时间看康提舞表演,在这里感受一下也不错。佛牙收藏于二楼的一个金色宝塔套成的圣骨匣中,很多信徒来这里都是只为一睹佛牙圣物,就好像不辞辛苦的藏族人到大昭寺只为在释迦摩尼的12岁等身像前顶礼膜拜。
加勒古城
漫步于斯里兰卡最南端的加勒古城,你会有一种浪漫的感觉,一直向南,离这里最近的一块大陆就是南极,呵呵,听上去就好期待的感觉,最特别的是你傻傻分不清此时到底身在何处,因为这里分明就是一个欧洲小镇, 是的,这里曾历经葡萄牙荷兰及英国的统治,留下了大量的殖民时期建筑,也因为城墙的坚固堡垒,使得加勒古城在2004年的大海啸中得以幸存,整座小城的世界遗产得到保护。
现存的建筑为荷兰人及英国人所建,葡萄牙人的遗迹近乎被荷兰人全部摧毁。 古城面积不大,有一整圈城墙保护,如我这种有完美情结的人,一旦见到有围成整圈的遗迹就要想办法走上一圈,这样感觉就完满了。城墙三面环海一面陆地,途径钟楼,东印度公司,灯塔等标志性建筑,路遇的外国游客和当地人一样多,兰卡人民也是很休闲的,三五成群的结伴而行,就地铺上毯子吃吃喝喝,好不惬意。因为要去观看兰卡特有的立钓,遗憾没有时间面朝大海等待日落。
海边立钓与海上小火车
我是被[旅行家]杂志封面上的一副睡佛石雕的片片吸引到兰卡来的,石雕位于波隆纳鲁瓦古城,我觉得它能代表斯里兰卡。但是,最新出版的lp旅行书的封面图片却是海边立钓,可见,斯里兰卡的元素是多元的。海边钓鱼难度已经够大了,更难的是钓者居然坐在一根杆子上,而且据说钓钩上没有鱼饵,怎么能把鱼钓上来,不得而知。也许,这些场景曾经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是,现在好像变成了一个噱头,像是在表演,有旅行团来观看了,坐上去意思一下,没有人了,就下来在海边的房子里休息,游客想要坐上去体验一把的就得给钱,也许这才是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虽然只是表演,但毕竟是人家的曾经,拍出的片片还是挺有意思的。
海上小火车和茶园小火车是兰卡最美的两条火车线路,兰卡人把它做成了旅游线路,但凡来过的人总是要至少挑选一条体验一下。在国内,最不喜欢的就是坐火车,好脏好难闻,但是在国外乘坐火车也许是和当地人接近的最好的方式了,你可以非常近距离地观察他们的生活。我们乘坐海上小火车从加勒返回科伦坡,不用带行李,我们的包车拉着行李空车沿公路并行。兰卡的小火车都很旧了,是当地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火车内部只有类似于地铁的靠窗的两排座位,其余都是站票,最出名的就是火车没有门方便随时上下,很多人就是为了像当地人一样挂在门外才来感受的,但是火车开动起来挂在外面还是有危险的。车上不断有人上来,可以看出大多都是不怎么富裕的普通人,偶尔也能看见穿着得体的人,快到科伦坡时,车厢内就不怎么有空间了,有些人就不得不挤在门口,估计挂火车就是这种无可奈何的结果吧。夏天的火车真的很拥挤很闷热很不干净,不过,如果这趟火车一直沿着印度洋行驶,窗外是蔚蓝的大洋,哦,还是不错的感觉。
锡兰红茶 兰卡的微笑
兰卡 除了几个世界遗产之外还能让人想到什么?排到第一的可能要数锡兰红茶了。英国人殖民兰卡后最先推广种植的是咖啡,由于咖啡种植失败,才改种茶树,由于有在印度大吉冷种茶的成功经验,英国人将努沃勒埃利耶变成了优良的茶叶种植基地,利用不同的工艺将最早由中国带去的茶种种出的茶叶加工成绿茶和红茶,然后再销往欧洲,现在欧洲人最喜爱喝的袋泡红茶都是英国人的制茶工艺,而兰卡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产茶国。1948年,斯里兰卡宣布独立,国名为锡兰,1972年改为斯里兰卡,从此消除所有锡兰的标志,不再使用,而由于锡兰红茶实在太有名了,是唯一被允许保留下来可以使用的名称。而从兰卡回来后,我真的爱上了红茶,英式下午茶应该喝的红茶吧?尽管是袋泡的,但是真的很好喝,有朋友说锡兰红茶没有中国的普洱茶好喝,我说我总觉得普洱茶有一种沤草帽的味道,她说那也许是你没有喝到顶级普洱,也许是的,立顿在斯里兰卡把原来只有上层人士才能享受的中国茶变成了人人可享的普通饮料,就是普通人才觉得好喝吧。
红茶之外感受最深的便是兰卡人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微笑。在各个旅游景点,我们碰到最多的就是身穿洁白校服的小学生们,他们是放春假吗?但凡我们所到之地都会碰见几乎同一批学生,他们也会认出我们,热情地地打招呼说又碰到你们了。学生们显然是有学校统一组织前往各处世界遗产的,从此可见兰卡国对于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实在的践行着读万里书行万里路的名言,搁我天朝是断不会带着学生接连几天在旅游地逛的。兰卡的孩子们很爱笑,见你举起相机,他们便立马摆出pose等你咔嚓,当然不光是孩子们喜欢笑,男女老少,只要同意你拍照的请求,便会露出开心地笑容,发自内心的那种,所以会有“兰卡的微笑”一说。
兰卡是个岛国,不但有围绕一周的绵长的海岸线,还有中部高地山林,是个旅游项目丰富而不单调的国家,除了几个世界遗产,海上小火车,海边立钓,霍顿平原,亚拉国家公园都是不可错过的风景,所以,斯里兰卡有资格列入你的旅行清单。
相较我国的快速发展,你会觉得兰卡还很落后,但是,对于旅游,它已足够精彩!
引用 edward 发表于 2016-08-01 13:26:40 的回复:
楼主你的行程安排可不可以发给我呀我做个参考。
回复edward:可以呀
引用 edward 发表于 2016-08-01 13:26:40 的回复:
楼主你的行程安排可不可以发给我呀我做个参考。
回复edward:我是参团的,行程不是太详细,如果要,发私信给我,传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