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跨了年的游记……14年4月去的南京……起笔是今年的4月,如果不是芋头提起他们要去南京,我可能就让这段旅程默默的成为回忆了,当时给自己下了一个任务,在去西安之前把去南京的游记写完,结果现在已经……既然都提起来了还是记一下吧。在一年之内相继走完江浙沪我也挺爱我自己的么么哒……第一次一个人,孤独的旅行,但是收获颇丰。南京是一座让人沉下来的城市。北京南京,不得不说,底蕴这东西真不是说有就有。都是民国风貌,我个人对上海比较过敏,一想起上海就有种莺莺燕燕的感觉,但是南京在我心中就是大气的典型代表。
时间:2014年4.19 晚-4.23 上午
动机:跟着宝贝儿的节奏,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收获:王纳米的出生、一个人天马行空的联想、买了双和阿楠的情侣鞋、第一次住青旅
遗憾:鞋子磨脚、孤独、好多地方没走到、相片里永远没有自己
去了:南京博物院、明故宫遗址、中华门、总统府、江宁织造博物馆、1912街区、夫子庙、秦淮河、乌衣巷、明孝陵、中山陵、美龄宫、灵谷寺、明孝陵博物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费用: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结论:还要再去
从大二开始,我一直有个梦想:看完红楼去南京,看完大秦去西安。大三上期看了整整一个学期终于草草把《红楼梦》看了一遍,大三下期恰逢校运会和周末,果断逃了一天的课凑成个5天小长假。可惜一直没找到旅伴,好在胆子比较大,南京也有萱哥罩,直接买票走你~因为南京实在景点太多了,这算是我第一次做旅行攻略,怎样在有效的时间之内找到相互临近的景点,并合理安排把相邻的景点走完是个难度极大的工作,走之前我起码写了一个星期的攻略好吗……
4.19 晚 火车上咣当咣当~
4.19晚上上的车,最喜欢坐火车啦!火车上睡一觉就到了感觉超好。
4.20 南京初见
早上7点半到达南京,空气微凉。下车直奔南京博物院,走了一上午逛完了,在民国馆里的先锋书店写了一些明信片。博物馆也没讲解所以逛的挺迷糊,好多东西都是自己摸索着看,还是觉得博物馆这东西最好经常逛,一次逛完没啥收获就只能当看热闹了。逛完去了明故宫遗址,一场大火把所有都焚之一炬,只剩下粗壮的石墩和残破的地基,现下已经成为南京市民春日放风筝的好去处。
在从明故宫遗址去总统府的公交车上,我收到短信说王纳米出生了~我在南京升级当小姑姑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会记得一辈子的~王纳米么么哒么么哒么么哒~~~~
总统府是必须要去的,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爬上总统府摘掉青天白日旗的照片在历史书上看了几百遍了好嘛。走进去发现这最开始是明朝某王爷的王府,后来太平天国时期是洪秀全的天王府,再后来才成为总统府。园中大树参天绿荫成庇,整个都是悠然之中又有庄重的感觉,参观完国民党办公大楼,路过蒋公、李宗仁等等大佬的办公室,哎哟真的好膜拜……看完《北平无战事》后老是想“南京一号专线”。
总统府里也有孙中山先生所居小院,完完全全的中式风格,踏进大门就有种沉静的感觉……在总统府的先锋书店里买了一张明信片写给王纳米做出生的礼物~走出总统府发现有“Cosplay”蒋公的演员,一个着中山装一个着长衫,嗯蒋公微笑起来应该很迷人……
江宁织造博物馆就在总统府斜对面,后来我问了好多去了南京的人都说没去江宁织造博物馆,可能觉得没意思,当时我刚刚看完《红楼梦》对金陵四大家的家谱还比较清楚,也想看看曹雪芹家族曾经的辉煌就去了。结果居然还是免费的……里面有一个旗袍演变展览的,也有清代江宁织造的文物,其中有一篇奏章还有康熙御批的“朕知道了”……遥想当年的宏图壮志,不知道下一次看《红楼梦》是什么时候了……
从江宁织造博物馆出来,很偶然的看到了1912街区(我之前做攻略的时候一直想找但是没找到),随便逛了逛,挺好玩的一片小街,各种隐藏的1912元素。但是因为是酒吧街还没开张所以略显冷清,找了个地方等萱哥来接我去吃饭(在南京就靠萱哥罩!)。吃的一家很小巧的馆子,味道不错~你们能想象吗后来我和萱哥吃完晚饭没多久又买了烧烤和RIO回酒店吃宵夜!再次感谢萱哥抛开人力资源师证的考试陪我玩耍~
晚上夜游秦淮河夫子庙真心没什么感觉……里面有个隐藏的乌衣巷,我想不起那句词了就问萱哥是什么“飞入寻常百姓家”,萱哥特别流利的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特别惊讶,小时候背的你怎么还会!萱哥说因为她老带人来这里,每个人都要问她这句词,本来她也不会,然后说多了就会了……
4.21 中山气韵
早上起来一片雾蒙蒙,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和萱哥在85℃买了早饭萱哥就回去继续复习她的人力资源师啦,顺便又发现味道可与金凤成祥7°咖啡媲美的咖啡一家~~一个人向着中山景区进发!
一路颠簸啊颠簸……买了中山景区的通票,第一站明孝陵!《明朝那些事儿》看完了就有种一定要去南京的气概,必须要拜拜朱重八同志。之前去过十三陵,但是对于帝王陵的形制没有概念,这次的明孝陵再加上后来去的乾陵才懂这帮皇帝到底干了神马……孝陵用大气形容一点不为过。从景区大门进去是蜿蜒的神道,两旁伫立着两三米高的文臣武将石刻,安静的护卫着他们的君王。几百年过去,青松直立,石像的底座已经青苔蔓延,但在雨天的水雾中更显肃穆。
神道尽头三座金水桥依次跨御河而立,据文献记载金水桥原有五座,后因大水冲毁只剩三座。站在桥上就可看到陵墓的正门。雾雨蒙蒙,青石板颜色更加深沉,不知道为什么游人也很少,除了我之外只有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台湾的男生。沿着道路直行,依次可见大金门,康熙手书“治隆唐宋”碑,享殿基座遗址等。大金门旁边有一块清晚期的碑,用中文外文等书写,大意是不能破坏文物。“治隆唐宋”碑我记得好像都是被打断之后重新拼起来的,之前高大巍峨的东西配殿已被焚毁,只剩下杂草丛生的基座。享殿曾经恢弘的台阶也只剩些许。
升仙桥是道路的尽头,后面就是陵寝的山头“宝顶”。介绍说当年抬着朱元璋的棺椁走过这座桥就代表朱元璋已经升仙。高大的明楼和方楼成为守卫宝顶的屏障,走入方楼的隧道,雨声滴答清晰可闻。站在明楼的顶端俯瞰整个孝陵,大明王朝磅礴的英气瞬间席卷了我的脑海。我对明朝的了解仅止于《明朝那些事儿》、百家讲坛的几期节目以及一些细碎的见闻,现在想来作为最后一个汉人治理的朝代,明朝真的算是玩出花样儿了。顺便说一句,明朝的袄裙真的是太美啦么么哒~~~舍去曲裾的繁琐,褪掉襦裙的轻浮,尽显端庄大气!(哈密瓜,请你点赞~)
明楼后面就是埋葬朱元璋和马皇后陵寝地宫的山头,称为宝顶。本来雨天人就少,我当时不知道孝陵地宫并未挖掘,也不知道上面到底有什么,看着有条路就走上去了。结果尼玛上面除了树木和草什么都没有啊!没有啊!没有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且下雨天本来就很阴森,想着朱元璋就躺在我脚下我内心真的就是崩溃的……哆哆嗦嗦的拿出手机想给坤哥打电话跟他说我在拜谒朱重八但是手机尼玛没信号啊!没信号啊!没信号啊!周围一片静谧我真的要哭了……最后一步一回头哆嗦下去的……真怕朱重八跳出来把我抓到坟里去
孝陵旁边就是明东陵,朱元璋长子朱标的陵寝。虽然朱元璋十分疼爱朱标,但是他的陵寝和孝陵比起来实在太寒酸了。只留下享殿和柱子的基座,连地宫在哪里我都没有看到。
参观完往回走的时候我无意看到远方有一座亭子,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走过去发现里面只有一座巨大的石碑,后来才知道这座碑亭被称为“四方城”,此碑为神功圣德碑,是朱棣为朱元璋立的碑。不记得碑有多高了,只记得我使劲仰头去看石碑的顶端。周围一片空旷,风声呼啸可闻,一瞬间真的有种被席卷进历史洪流的错觉。 神道旁边还有另一组石像,在梅花山孙权墓周围,共有6种12组神兽,一跪一立,这是我觉得孝陵最美的景观。之前看到宣传册上的神道石刻是晴天,火红的枫叶衬托着石像格外漂亮,这次的雨天洗刷了绿叶,却显得清丽。
游完明孝陵在门口休息时,师妹居然给我打电话说她在苏州住的酒店有问题,现在人在派出所配合调查录笔录……吓死宝宝了……还好只是配合调查……
中山陵大名鼎鼎, 很早就听说近400级阶梯代表了四万万中国人民。中山先生的影视形象多以大公无私出现,在看了《宋家王朝》之后对于他和宋庆龄的爱情更多了几声唏嘘。可惜当天是周一,中山陵并未开放,所以只能草草一观,那400级阶梯也未能走上去。将来肯定是还要再去的。 在此放一张“天下为公”,向国父致敬。
美龄宫已经忘了美龄宫为什么叫做美龄宫了。现在回忆起来应该是蒋公和宋美龄长期居住的府邸吧。内部比较完好的保存了蒋氏夫妇的卧室、书房、秘书房、祷告厅、宴会餐厅和小餐厅等。在没有宴会的时候,蒋氏夫妇在顶楼小餐厅用餐,一张小长桌,一人坐一端。宋美龄因为长期在美国生活,所用食品皆为西式面点,而蒋介石则深爱江浙面点,在布景里也能看到蒋公座位旁边的小笼包~
在地下的陈列室里,留有二人所居时的书画、印章等物。能看到蒋公为夫人画作的题词。看到此处,突然觉得二人虽然是政治婚姻,但应该也很恩爱。插一句,我觉得《宋家王朝》里邬君梅演的宋美龄美爆了,超级超级喜欢。作为第一夫人的宋美龄,想必应该风度不凡,也算女子典范。
参观完中山陵景区,下山过程中偶遇南京大排档,在北京没有吃过南京大排档在南京吃就正正应景。一进门一位穿着唐装的老先生问我几位,我说一位,他立刻领座,同时用特有的南京话腔调喊道:“一帆风顺耶~坐~”如果是两位落座就会喊“两全其美耶~坐~”……听他们说话整个人都感觉柔软了,化掉一身的戾气。
雨势渐小, 也该准备回去了。对于南京第二夜的住宿我万分期待,是一个南京城南的青年旅舍。住青旅本是不得已,因为没有找到玩伴,一晚200的酒店我实在担负不起。在搜索价格低的酒店的过程中发现了“青旅”这个选项,几经比较我选择了这个据说在一个别墅里的青旅,青旅主人还养了两只加菲,分别叫“汤姆”和“杰瑞”,而且价格低的令人发指……40一晚……虽然比较偏,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真的是一个别墅……第一层是客厅和餐厅,第二层是女生房,第三层是男生房,每层楼还有游戏室。进去之后觉得的确很像青旅,客厅还有桌上足球。房间是八人间,但因为是淡季加上我只有3个人,而且第二天有一个人还要退宿,感觉赚了哈哈。另外两个室友都是驴友类型的,一人一个大包,还随身携带漫画书的……主人告诉我说前两天“汤姆”被偷走了……所以他又买了一只小加菲叫“可乐”……不过对于评论里说的大家一起在客厅吃饭玩游戏等等对于青旅的认识,我这次并没有感受到。后来去西安青旅计划也被打乱了,可能下次住青旅就在云南了吧……不过住青旅真的是个很好的体验哦,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晚上用wifi看电影看爽了,睡的也很爽~
4.22 & 4.23
一大早的就被一阵“呼噜呼噜”的声音吵醒了,翻身一看……是那只叫杰瑞的大肥猫……它趁着开门就溜进来了,然后蹲在地板上看着我们……我坐起来它看床上有空位居然一跃上来!一点都不怕人。近距离观察加菲的话……它们真的是大饼脸……
收拾好出门,发现小可乐在玩我的鞋带!(放弃吧小笨蛋,你是解不开这个蝴蝶结的
)
中华门是古南京的城门,城门和城墙横亘在马路中间之上,这或许是留住历史的好方法,后来在遇难同胞纪念馆看到一幅图片,抗日战争时期中华门西面的城墙曾经被日本人炸出一个洞,照片上有几个日本人站在那里,我站在当时日本人站的那里浮想联翩,如今完全都已修葺的看不出损坏的痕迹。门上圆润的三个大字“中华门”为蒋公所书。走进城门俯瞰城门结构,在绕着中华门一小截城墙走的过程中才渐渐悟出“城墙”的含义,城墙不仅是那一道砖墙,还有箭楼、瓮城这些玩意儿。仿佛又回到冷兵器时代,一座座城门都是抵御外敌的坚固堡垒,不禁更加觉得北京城城墙被毁的可惜。
一在南京市里转我就崩溃了,南京马路上没有人行道,也没有过街天桥,所有都要靠走地下通道,新街口地下通道有21个出口好吗……我在里面转的崩溃,转着转着居然饿了就在肯德基吃了一餐……强烈建议南京市政部门考虑一下市民出行需要……又因为南京青奥会各处都在大修,说好的公交车站居然没有了……走了整整半个小时才偶遇一个地铁站,当时真的跟看到救命稻草一样。
最后一天去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之前看到一条微博说“如果要简写,南京人从来不叫‘大屠杀纪念馆’,只叫‘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屠杀本身并不值得纪念,我们纪念的是那些无辜的同胞”,觉得说的有道理。纪念馆就在原址重建,里面有个小黑屋,里面布满星辰,每隔12秒就会有一声水滴落下的声音,伴随着一盏星辰的熄灭。因为在6个星期里有30万人被残杀,平均12秒就有一个人死去。还有一面高至屋顶的墙,里面装满了一个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都有一个人名,我打开其中一个名为“刘老太”的文件夹,里面只有薄薄几张纸,包括性别、年龄、住址、死因(被刀刺死)等。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生命的陨落。并不想提什么勿忘国耻之类的,只是想说历史不容抹杀。
夜色将近,匆匆赶往火车站,临别时略有不舍。南京,十朝古都,历经金陵烟花的繁华,国府所在的荣耀,也曾满目疮痍。如今安卧长江畔,雍容大度的气韵犹在。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