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这个名字来自德语,意思为“门槛”,伏尔塔瓦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好像越过一个门槛,因而得布拉格此名。布拉格的名号有很多:“欧洲的神秘花园”、“金色布拉格”、“建筑博物馆”、“欧洲的魔术之都”、“北方的罗马”、“欧洲的音乐学院”、“欧洲最美丽的城市”、“神秘布拉格”、“千塔之城”等等。捷克当地人亲切地称布拉格为:“布拉格小妈妈”!你要问我布拉格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肯定地回答你:热闹!真热闹!很是热闹!热闹的布拉格哟!
捷克东面毗邻斯洛伐克,南面接壤奧地利,西面和德国相邻,北面是波兰。捷克处在三面隆起的四边形盆地,土地肥沃,北有克尔科诺谢山,南有舒玛瓦山,东部和东南部为摩拉维亚高原。由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3个部分组成。捷克面积约为78864平方公里,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约占全国总面积的l/3。捷克地处北温带,位于西欧海洋性气候和东欧平原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区域上,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四季变化稳定,冬季温和,夏季雨量充沛。
打开欧洲地图,布拉格、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形成了东欧的“金三角”。正中心那个国家就是捷克,这个国家由西部的波希米亚地区和东部的摩拉维亚地区构成,这二个地区历史上分别都各自称过王,而它们之间的分水岭,也正是西欧文化和东欧文化的分水岭。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是全球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是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夕阳烧出了满天华彩,把流经市中心的伏尔塔瓦河染得璀璨瑰丽。河岸两畔耸立着各式各样、风格迥然而异的古老建筑:罗马式的、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文艺复兴式的,各自使尽浑身解数,以独特的魅力来攫取众人的魂魄。这些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远处近处有数也数不尽的古塔,尖尖的塔顶妩媚万分地伸向蓝蓝的天幕,色彩极为绚丽夺目哈!
我们在布拉格首先游览的景点是布拉格古城堡,布拉格古堡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伏尔塔瓦河西岸的拜特申山上,是捷克的要塞、布拉格的地标,长570米,宽为130米,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录,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站在城堡上眺望布拉格城市,美景尽收眼底。这个古城堡从9世纪开始就是捷克的皇家宫邸,由1座宫殿,3座教堂、1间修道院、花园及其它建筑组成,整个建筑集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风格于一体。我们从马提亚斯城门入内,漫步在布拉格城堡中,仿佛穿越了几个世纪一般。布拉格宫内有著名的西班牙大厅、弗拉基斯拉夫大厅、珠宝馆、圣维特教堂等。西班牙大厅宏伟壮丽,金碧辉煌,是举行国宴和欢迎国宾的场所。弗拉基斯拉夫大厅是历代捷克国王加冕的要地,也是近代选举总统和举行重要议会会议的场所,它见证了捷克朝代的变迁。珠宝馆藏有历代国王的王冠、各种稀世珍宝,供人们参观。它是捷克最有名的哥特式建筑。各种重大的宗教仪式都在这里举行。从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布建立起,这里成为总统府,古堡现在仍然是总统的居所和国家机关的所在地。游人到布拉格宫游览,首先看到的是总统旗帜。只要总统在布拉格,总统旗就在官邸上空飘扬。在总统府大门口,咱们又欣赏了一把总统府卫兵换岗,和匈牙利总统府的卫兵换岗大同小异,表演的味道更浓烈,有得一拼哟!总统府门前的人真多哟!到处都是人,人挤人,摆摊的,穿着小丑服装拉你照相的,比比皆是。仿佛中,我在想,这到底是在欧洲呢?还是在中国呢?如果是在中国,像这么热闹的场面到处可见;如果是在欧洲,像这么热闹的场面还真是很少见哟?真是热闹的布拉格哟!
圣维塔大教堂坐落在布拉格宫的中央,是布拉格城堡重要的地标,是整个城堡区域中最显赫以及最雄伟的建筑,也是欧洲最美的教堂之一,同时也是王室加冕与辞世后的长眠之地。教堂内部装饰极为华丽,其中有皇帝陵墓、温塞斯礼拜堂、金色之窗、三位一体的彩色玻璃花窗、祭坛、纯银打造的内波穆克的圣约翰之墓、金色大门等都非常引人注目哟!
我们在圣维塔大教堂中游览,人同样很多,这就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咱们同一个旅游团的团友老王,腰上挂着个腰包,此腰包不知是鲨鱼皮的还是鳄鱼皮的,一看就是名牌,一看就价值不菲。包都如此,那包中的钱财想必更是可观啦?此包让道上的朋友垂涎三尺哟!由于老王在认真观赏美景,警惕性放松,一个女贼将他包的拉链拉开,被他无意中将手挡开,第二次又是这样,第三次才引起他的警觉,他立即叫我。这位老兄有点迟钝,都这样了,你还把包放在屁股后面,你不知道吗?包包放在后面是人家的,放在前面才是自己的。我帮他把腰包拉到前面。这伙洋盗贼应该是团伙,看过去大约是二男二女,看见我们严阵以待,只好放弃发财的机会啦!TMD!在圣维塔大教堂这么神圣的地方,你们也敢干这种肮脏、下作的事情,真是“坑爹”哟!真是亵渎神灵哟!
看过了圣维塔大教堂,看过了圣乔治教堂,欣赏了布拉格城堡画廊,游历了旧皇宫,就来到了火药塔。火药塔就是旧城的13座城门之一,它通过小桥连接皇宫,从外地运来的贵重银器和钱币,就是从这个城门进入布拉格的。另外,著名的国王加冕典礼游行,也一定会从这个城门下经过。那为啥又叫个火药塔呢?这是因为后来把这个建筑,用来储存军火和火药,因此得名。
再转过去,我们就来到了黄金巷。这条小巷紧挨着城堡的防御外墙,很不起眼的一条小巷子,为何叫个“黄金巷”这么有钱的名字哟?据说,这里曾居住着炼金术士,他们专为当时的国王炼制“金丹”,因此得名。看来中国、外国的皇帝、国王都一个德性,都想长生不老,都有吃金丹的毛病哈!孰不知,你那“金丹”吃的越多,死的越快哟!黄金巷游玩,一定会到这个巷的22号房看看,这个小房是世界著名的犹太裔捷克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住所,他在这里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围绕卡夫卡的故居,楼上楼下都被开辟为旅游场所,我通过陡峭、狭窄的,只能一人上下的楼梯上到二楼,那里有一个兵器、盔甲陈列馆。匆匆走马观花,然后从另一侧下楼,就看见了在一楼的卡夫卡旧居,一个五大三粗的捷克妇人把在门口,她大约是对中国创造的自拍神器有些反感,凡是拿着自拍神器的均被她的大手拦住,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威哟!你想进那小屋瞧一瞧,那就乖乖的把你的自拍神器收起来吧!
我们在通往旧城广场的石头小街上,看见路边有一尊铜雕像,雕的是一位未成年的少年,全身赤裸裸的,一丝不挂,瘦弱的身躯就站立在街边,具体表现的是何人物?不得而知?问题是,全身都是褐色,只有那还末长成的“小机机”被摸的闪闪发光,男人摸男人,除了“同志”,一般都不可能,可以肯定的说,这个小男孩的“小机机”十有八九,基本上都是被异性摸,摸的多了,自然就亮了哟!我搂着小孩照了张相,哈…哈…哈…哈!有点无聊,但也无伤大雅哈!
2004年5月,捷克加入欧盟。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及西里西亚构成了捷克这个古老的王国。布拉格是一个欢迎并吸纳世界文化精髓的都市,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艺,每个人也都能欣赏到精彩的街头演出。我在布拉格街头看到有二个艺人,二人均身穿宽大的长袍,在街头表演人体造型艺术。一个艺人坐在下面,还有一个艺人坐在那个艺人的头上面,二人不断摆出各种造型。一个人怎么可能长时间坐在另一个的头顶呢?玄机,应该就在袍子内,掩藏在袍子中一定有固定支柱,上下俩人都靠这支柱支撑。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表演水平绝对是一流水平哟!
布拉格大街小巷的人行道上,表演人体造型艺术的艺人很多,我走了欧洲十几个国家,有些国家也会有此类艺人。不论是以艺术为目的?还是以赚钱为目的?或二者兼之?总之,布拉格这类艺人的数量,堪称欧洲之最。
我们来到了被称为“布拉格心脏”的旧城广场,旧城广场是布拉格最有名的广场,面积不小哟!热闹哟!广场上人潮汹涌,几乎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广场被一些巴洛克式建筑包围,周边有很多手工艺店铺、咖啡馆及演艺散地。广场上有老城市政厅,有古老的天文钟,这都是布拉格的重要象征。最受游客欢迎的天文钟建于1410年,它的下半部为特殊的月历钟,最外面一层以波西米亚人一年四季工作生活的图案表示12个月份,第2层以图案表示12个星座,最里面则是布拉格旧城纹徽。这个天文钟最特别之处是除了显示时间外,更能准确模拟出地球、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轨道。你注意看,大圆圈显示一天24小时的时间,蓝色为自昼,红色为夜晚,另一个较小的圆圈则显示该时间太阳落在哪一个星座。除了这些相当先进的构造外,天文钟最吸引人的是包括耶稣12门徒在内的活动木偶。每到整点,天文钟上方的窗户就会开启,一旁的死神开始鸣钟,耶稣的门徒在圣保罗的带领下一一现身,最后以鸡啼和钟响结束。钟的下方有四座人物雕像,一个拿镜子的人,一个拿着钱袋的人,一个骷髅,一个拿着弹拨乐器的人。他们分别代表着自恋、贪财、死亡和异教徒。每当整点的时候,他们会翩翩舞动。大致意思是说随着时钟的每一分每一秒的转动,这些人的生命也就是向死亡靠近了一步而已。
天文钟是由天文学家汉努斯修造的。由于汉努斯制作的这个天文钟备受称赞!传说,为了怕他另外制作一个类似的钟,那些当权者竟然把他的眼睛弄瞎,真是残暴哟!酷虐哟!
旧城广场每天都有天文钟表演。在天文钟乐器奏响的那一刻,所有人仿佛都被催眠一般,僵直的站立在那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天文钟,耳朵直竖起来倾听音乐。直到报时结束,音乐停止,大家才犹如魔咒解除般大梦初醒哈!
旧城广场周边有两只金熊之屋、一分钟之屋、石圣母之屋、独角兽之屋,绕过去还有个小广场等等建筑。在旧城广场中央矗立着胡斯纪念碑。
胡斯是捷克的民族英雄,是15世纪的一名殉道者。1371年,胡斯出生在捷克南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学生时期备尝艰辛,他在布拉格查理大学攻读神学,1390年,获得神学大学士学位。1402年,任查理大学法学院院长。胡斯在查理大学任教和担任院长期间,竭力促进查理大学民族化进程。在他的推动下,国王瓦茨拉夫四世于1409颁布法令,对大学的章程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德意志教授在决定大学事务方面的过大权限,确保了捷克人的优势,由于胡斯功绩卓著,他于当年被选为查理大学校长,使查理大学成为胡斯运动的重要支柱。
胡斯在查理大学任教的年代,天主教会是当时捷克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全国1/3以上的土地。高级僧侣大部分是德意志人。教会贪婪腐化,对平民百姓进行百般盘剥。教皇为了敛财,派出教士四处兜售赎罪符,这激起广大教民和百姓的极大不满。胡斯指出买卖赎罪符违背上帝的教诲,无情揭露教会腐化、剥削的本质。他号召查理大学的师生和布拉格的广大市民一起,与教会作坚决斗争。罗马教皇下令把胡斯革出教门、赶出布拉格。胡斯不得不到农民中继续传播他的思想。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哟!他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尖锐批判罗马教皇的教权和整个罗马教会,其中最重要的有:《布道录》、《十戒》、《论神职的买卖》、《女儿》等。
这些宣传和著作令神权震怒,1414年在康士坦斯召开的欧洲宗教会议,指控胡斯传播异端邪说,强令胡斯撤消自己的主张,胡斯坚贞不屈!1415年7月6日胡斯被处以火刑,活活烧死哟!胡斯之死激起捷克人民的极大愤怒,反抗运动如燎原烈火。1419年罗马教皇反胡斯的兵团铩羽而归,胡斯信徒因此声势大涨,以势如破竹之势 深入德国、波兰和奥地利,甚至抵达法国。延续10余年的宗教战争,牵扯的层面非常广泛,表面上是宗教改革,实质上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德国与捷克之间的对抗。I915年是胡斯逝世500周年,捷克人民在旧城广场立碑和雕像纪念他。君不见,胡斯炯炯的目光遥望远方,仿佛向人们重复他的预言:追求真理,誓死捍卫真理,坚决反对一切邪恶。
总有一天,捷克人民将当家作主!
我们的双脚踏上了著名的捷克布拉格的查理大桥。捷克境内最长的河流,430多公里长的伏尔塔瓦河,将布拉格整个城市一分为二,伏尔塔瓦河东侧从“火药塔”经“旧城广场”到“查理大桥”都属于旧城区的范围,这里是是布拉格的精华区域,许多重要的名胜都集中于此。伏尔塔瓦河在布拉格市内有2 3公里,16座大桥巧妙地将两岸连为一体。在这些大桥中,查理大桥最为驰名,查理大桥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成为布拉格最著名的古迹之一。查理大桥是中欧地区最长的桥,大桥为石桥,有16座桥墩,长505米,宽约10米,其建筑技术令人叹为观止。用四川话说:闹热哟!整座石桥上满满的人,人挨着人,你想快步走,那是不可能的,只能随着人流缓慢的移动。你站在桥上,放眼往大桥两岸和江中望去,伏尔塔瓦河川流不息,碧波荡漾,海鸟在河面上飞翔,岸边的菩提树枝繁叶茂,散发出诱人的清香。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争奇斗艳,犹如片片彩云,点缀着碧水蓝天。如果再过几个月,到了秋天,金色染遍两岸的树叶,那又是一景。此情此景为布拉格增添迷人的景色哟!
1357年,查理四世下令修建查理大桥,历时60年建成。说到查理大桥,不能不说说捷克著名的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1316年5月,查理四世在布拉格出生,教名瓦茨拉夫。他是捷克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翰·卢森堡与普什米斯尔家族的末代公主埃丽什卡的长子。7岁时他被送到巴黎,在其姑父法兰西国王查理的宫廷接受教育,这个捷克人改了一个法国名字叫:查理。14岁时,查理被送到意大利接受骑士教育,17岁时返回捷克,协助国王处理朝政。1346年继任捷克国王,同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1355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第一个被加封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捷克国君。查理四世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他执政期间,倾力发展捷克的国力,把布拉格建设成了帝国的中心。他不光造桥,还建了许多流芳百世的建筑,他还在布拉格建立大学,查理大学是中欧的第一所大学哟!捷克人普遍受教育的程度比较高,有很好的素养,这是有传统的哟!
查理大桥在捷克人心中占有沉甸甸的分量,斯美塔那故居在桥东头,卡夫卡故居在桥西头。在查理大桥左右两侧,有高达近10米的30尊石雕圣像。查理大桥是哥特式的,而大部分石雕圣像却多是巴罗克式的。这些雕塑是于1683--1714年之间创建的,雕塑取材于圣经或捷克历史上的圣贤。雕工精细,造型优美,形态各异,宛若一条露天雕塑长廊。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大桥右侧的第8尊是圣约翰雕像。1393年,瓦茨拉夫四世和总主教圣约翰·内波穆克,因为修道院院长的人选发生矛盾,瓦茨拉夫四世要指定院长,总主教圣约翰·内波穆克抢先,搞民主选举院长,神权挑战王权哈!瓦茨拉夫四世大怒,就从这个位置把圣约翰丢到桥下,围栏中间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被人从桥上往河里扔下去的地点。王权过去就过去了,神权则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传说圣约翰逝去时天显异兆,这尊圣约翰雕像被说成如何、如何灵验?摸圣者的脚会带来好运云云,因此脚被摸的发光哈!本人不能免俗,也跟着众人顶礼膜拜,摸了一下圣者之脚哟!
在查理大桥两端,屹立着两座塔楼,互为呼应。旧城区的桥塔14世纪建成,塔楼上有查理四世、瓦茨拉夫四世、圣维特、沃伊捷赫、泽克孟特的塑像,有捷克古时的盾徽,有许多精美的雕塑,被誉为中欧最美的塔楼之一。小区桥塔有两座尖塔,一座为罗马式建筑,另一座为建于1 5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查理大桥是捷克14世纪最具艺术价值的石桥。数百年来,虽历经风雨,大桥依然保持完好。大桥是古时的御道,如今成为人们游览观赏的景点。你知道除了游人外,在查理大桥上最多的是什么吗?有个很热闹的露天艺术市集,有着众多的画家,有着众多的卖艺术品的摊位。地摊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摄影作品、水彩画、油画、儿童插画,还有各种金属、宝石、木制手工饰品,你还可以请画家为你现场画像。在一座古老的大桥上开这么大的艺术市集,这可以算得上全世界的艺术奇葩了哟!
查理大桥上还有着众多的乐器演奏家,有一个人的,有二、三个人的,有四、五个人的,最多还有七个人的。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欧洲相当多的国家都是这样呀?你深入观察一下唦!凡是能在这查理大桥上演奏者,均非等闲之辈哟!每个乐队都出有专门的音乐专辑,那些一摞一摞的,标志乐队身份的CD唱片堂而皇之的摆在那里,老婆婆戴刺梨花--人家不夸自己夸。既让你听,也让你买。“談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哟!就是一个人的演奏家都有专辑摆在那里,没有出专辑的乐队根本就不敢上这查理大桥哈!
“月亮不一定要圆满,殘缺也是一种美丽;人生不一定要拥有,享有也是一种福气。”我在查理大桥上留恋往返,这座桥不仅仅是热闹,还是风水宝地哈!流连在查理大桥上,听着伏尔塔瓦流水诉说着这千年古城的沧桑故事,这时想起《布拉格之恋》中特雷莎的话语:“要是在波希米亚,我留着长长的黑发,在月桂树下守着你。一定有这么一棵树,从创世纪开始,就把我们的故事,雕刻在每片叶子上。”那种心情属于那些年轻的俊男倩女们,属于那些小资们。捷克著名作家卡夫卡3岁时便开始在桥上游荡,他不但能说出大桥上所有雕像的典故,而且经常借着夜晚路灯的光亮数桥上的石子。卡夫卡说:“我最喜欢划着我的小船沿伏尔塔瓦河逆流而上,然后仰卧在船中顺流而下,欣赏不同形式的桥……。”“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和卡夫卡的意境相通,在桥上晒着布拉格的太阳,沐浴着伏尔塔瓦河之江风,欣赏具有宝贵价值的雕像,倾听各种世界、捷克名曲,饱览伏尔塔瓦河两岸的无限风光哟!被经典艺术所围绕,被美丽的东西熏陶,旅游心情似乎格外愉悦哈!
布拉格是古堡和石板路交织出的,一个浪漫的中世纪之都。导游小何在市政厅对面的施洛华水晶店宣布,自由活动二个小时。我拔腿就跑,扬长而去,穿过布拉格旧城广场,穿过几条古朴的小街,便可到达市中心的瓦茨拉夫广场。布拉格大致分为5个区:布拉格城堡及其周边、小城区、旧城区、犹太人区、新城区。在面积大约为900公顷的历史核心区,共有2000处文化古迹。我来到了“瓦茨拉夫广场”,它以10世纪捷克的国王圣·瓦茨拉夫的名字命名。和广场相连接的是一条很宽阔、中间有花草绿化带的大街。这里已是新城区了。广场上耸立着“圣瓦茨拉夫雕像”。君不见,这位被称为捷克民族保护神的国王,脚登骏马,身披盔甲,气宇轩昂地屹立在广场的上端,雄视国家的风云变幻,守护着民族的命运。雕像下有一位年轻人的照片,此人乃查理大学文学院哲学系21岁学生帕拉赫。还记得1968年8月21日,勃列日涅夫和东欧四国派遣60万大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吗?当时举世震惊哟!这是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此青年应该是当时高呼:“你们有坦克,我们有真理!”的愤青。是他在“瓦茨拉夫广场”上自焚,把他的身躯变为一支火炬,点燃了反侵略的雄雄大火。在查理大学文学院的门口,挂有帕拉赫纪念牌。文学院前的广场名为帕拉赫广场。我本想去文学院转转、看看,可惜由于语言不通,走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找到查理大学文学院,只能作罢哟!
时过境迁,主雅客来勤。此时此刻的“瓦茨拉夫广场”上满满的人,大约是在举办什么艺术节或者文艺节,在广场上搭建了舞台,台上有各个国家、民族的演员们在演出,台下,还有众多的演出队伍在等待上台演出。其中有一支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演出队伍,一大群漂亮的洋妞,大约看见我这个外国老头拿个自拍神器,挺有趣,很乐意地与我合了张影。食色性也!能和漂亮的小洋妞们合影,当然我也很乐意哟!
莫扎特在奥地利处境艰难,贫困交加。他充满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作品不仅遭到宫廷的非难,而且也得不到同行的赏识,他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因讽刺贵族腐朽荒淫而多次受到禁演。心情郁闷呀!不爽!很不爽!莫扎特应友人的邀请首次来到布拉格,却遇到了知音,他不仅受到友人的盛情款待,而且目睹这里的观众对他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赞赏备至,如痴如醉。此情此景使莫扎特激动万分哟!他的内心萌发了要为布拉格剧院创作一部新歌剧的念头。1787年2月,他从布拉格返回维也纳时,欣然应允在布拉格的意大利剧团之约,为当时流传的《唐璜》剧本谱写新曲。这一年的1 0月4日,莫扎特带着未写完的乐篇再次来到布拉格。友人的鼓励,布拉格人的热切期望,使他的灵感迸发出火花,才思如涌,很快完成了全剧的创作。1787年10月29日,布拉格的诺斯季茨剧院首演歌剧《唐璜》,莫扎特大师亲自指挥,“盛况空前的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这是莫扎特献给布拉格的礼物!从此,这部佳作,飞向世界,传遍全球。它以深邃的思想,不朽的魅力,在世界艺术宝库中闪闪发光。布拉格成为歌剧《唐璜》问世之地不是偶然的。出于对布拉格人民的友谊,莫扎特不仅把世界歌剧艺术中的瑰宝《唐璜》献给布拉格人民,而且把他在1786年创作、1787年在布拉格首演的第3 8交响曲命名为《布拉格交响曲》。这是他同布拉格人民友谊的结晶哟!
布拉格人说,“瓦茨拉夫广场”类似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这个长682米、宽60米的广场,人头耸动,热闹的布拉格哟!广场周边和广场连接的宽广大街两侧,有许多购物商店、银行,豪华的饭店和旅馆云集在这里。我沿着那条大道一直前行,一直走到博物馆才回头。去时走街这边,回来时再走街那边,整条大街全部拿下。确实如此呀,吃喝玩乐什么都有,还有几家店,俊男倩女坐在橱窗内,双脚泡在水中,一群、群的小鱼儿在啄他(她)们的脚,据说这是在吃脚上的死皮,是一种治疗、修脚的方法。我觉得“瓦茨拉夫广场”这条大道比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商店更多,人更多,更繁华,更热闹哈!
在一个多小时的逛街行走中,一边走,我的思绪一边在飞扬!我想起了初中时所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尤利乌斯·伏契克,是捷克举世闻名的反法西斯民族英雄,就是我站立的脚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他出身贫寒,18岁加入捷共,投入革命的行列。他曾在查理大学文学院攻读文艺理论。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捷克的岁月,他肩负捷共地下中委的重任,同德国法西斯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1941年春天,党的地下中央委员会惨遭破坏,伏契克以无畏的精神与另外两位中央委员一起,建立了第二个中央委员会。1942年4月,他不幸被捕。在德国法西斯监狱中,屡遭酷刑,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但他坚贞不屈,把监狱变成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的战场。1943年,他在监狱中捷克看守的帮助下,写下不朽的巨著《绞刑架下的报告》,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向世人讲述了狱中共产党人的斗争。他在德国法西斯监狱中写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被翻译成90种文字,出版330次,传遍全世界,也为中国人民所熟知。这一不朽的著作,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哟!
在布拉格,一个著名的公园以英雄的名字命名,公园门前,矗立着伏契克栩栩如生的全身塑像。1989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失掉了政权,一些右翼势力,竭力诋毁捷共在反抗德国法西斯斗争中的功绩,掀起了一股诋毁伏契克及其《绞刑架下的报告》的风潮。他们散布谎言,称《绞刑架下的报告》并非“真作”,是“虚构”,“伏契克是叛徒”等等,他的塑像也被推倒。这种做法与中国的洋奴、汉奸、卖国贼的做法如出一辙。摧毁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摧毁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诋毁民族英雄。像贬低狼牙山五壮士,污蔑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等等英雄人物,诋毁中国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等等,诸如此类,皆有肮脏、阴险的目的。在此借用伏契克的名言:“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
两名曾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伏契克写作的监狱看守,他们用在法西斯监狱中亲身的经历和目睹的事实,捍卫伏契克的声誉,为伏契克的英雄行为和他所写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作证。监狱看守科林斯基带给伏契克铅笔头,碎纸片,并为他放哨,然后把写好的小纸卷送出狱外,分别藏在不同人的手里。战争结束后,伏契克的夫人找到了这位看守,最终得到了这些小纸条,并将其整理成书后于1945年出版。《绞刑架下的报告》就是伏契克在庞克拉茨监狱中,在遭受酷刑、备受折磨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是一个民族英雄用鲜血写下的壮丽诗篇!
《绞刑架下的报告》这本书我看过二遍,印象深刻。这样的书,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如果不是自己的体会,是绝不可能写出来的。书中写他被捕,并非有些书中所述的“叛徒的出卖”,纯属偶然。他领导的几个共产党人开会,本来他可以不去的,为了鼓舞士气,他去了。就这么倒霉,正好赶上抓捕别人,捎带着把他也抓了。他本想以编造的身份蒙混过关,想的太天真了哈!德国法西斯和蒋介石都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何况同时被抓的几个人,有坚强不屈的,但也有招了的,这样一来,伏契克捷共领导人的身份就大白于天下。
抓住了一条大鱼呀!为了破获整个捷共中央,法西斯用尽了各种酷刑,让伏契克供出战友们。伏契克在书中说:“我又能安静地计算抽打的次数了,唯一让我感觉疼痛的是我那已经咬烂了的嘴唇。”棍棒打在伏契克身上,他已经没有任何知觉啦!他还说:“努力清楚被打掉了几颗牙,可总也数不清,十二、十五、三十七颗?”死,对于怯懦的人来说,具有巨大的威慑力,然而在英雄面前,它是那样简单而苍白!
法西斯以为被打的体无完肤的伏契克会死亡,谁知道他又活过来了。他在书中写道:“忠实者坚持,软弱者背叛,庸俗者绝望,英雄者斗争。我们就像一切没有发生过一样欢快地歌唱,只要生命不停止,我们的歌声就不会停止。用口哨吹着《红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和其他苏联歌曲,我们用歌声送别也许再也没有机会见面的同志!”
什么是伟大?什么是渺小?伏契克发自内心的呐喊道:“数以万计的人为了争取人类的自由进行着最后的斗争,数以万计的人在这场斗争中倒下了,我只是其中之一。而作为最后战斗的战士之一 这是多么值得自豪啊!”伏契克令我想起了那千千万万为了中华民族而捐躯的先烈们!
我回到集合地点,还有二十多分钟,嗨!利用这个时间,去登个市政厅钟楼吧?市政厅建筑本来独立在广场边缘,后来几经扩建,与西侧的富商房舍--米克斯之屋、柯浩塔之屋合并,因而有了现在的规模。据说,可以搭乘电梯登上钟楼,钟楼高69.5米,比火药塔略高,是观赏布拉格“百塔之城”的绝妙位置,花点门票钱欣赏这样的美景,绝对值得哟!我走进市政厅旁的游客服务中心,一位漂亮的捷克小姐坐在那里卖票,只收捷克克郎,其他钱一概不收,怎么说都不行,既然来给你们送钱你们都不收,那我就省了吧!
虽然省了钱,但未能登高,还是有几分遗憾,别急,你千万别急!半个小时之后,这点遗憾,全都补上了,而且是超额补上了哟!回到布拉格我们住宿的四星级酒店,我用肢体语言,向大堂前台接待人员比划了一个游泳的动作,他用手势告诉我在最顶上一层楼,在二十八楼的室内游泳池,透过落地大玻璃窗看下去,整个布拉格的美景尽收眼底哟!市政厅的钟楼,从这里看过去,像一个小积木似的。我在游泳池中游几圈,又爬上来,躺在泳池边的靠椅上看美景,看千塔之城,耸立在布拉格上空的一座座尖塔,罗马式、哥特式、巴罗克式、文艺复兴式,形态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耀,构成五彩斑斓的图画,全城犹如一座建筑博物馆。太阳慢悠悠地落下去,夕阳西下,漫步在这座城市中,你便能嗅到老城中那历史沉淀下来的味道,踱步于查理大桥上,你能感受到捷克式的浪漫哟!日景演变成黄昏景,黄昏景演变成落日景,落日景演变成夜景。我在游泳池里泡了二个多小时才回房间,爽!真爽!!太爽啦!!!
离开布拉格时,顺便去看了所谓的捷克跳舞楼,也叫“弗莱德和金格之楼”,是一栋形状奇特的楼房,也是布拉格最广为人知的现代建筑。这座外形扭曲的大楼,其设计灵感来自于在美国红极一时的踢踏舞明星弗莱德和金格。这座大楼顶层是个别致的球形餐厅,餐厅外形酷似一顶礼帽,四面都是玻璃窗,从窗口能看到布拉格不一样的美丽景色。
捷克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旅游目的地,布拉格是让人怦然心动的地方,卡夫卡、斯美塔那、德夏克、莫扎特,木偶剧、黑光剧,波西米亚水晶……这些全都与捷克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这都只能勾勒出捷克的一个侧面。正如捷克国歌中所唱道:“我的家乡是哪里?是哪里?草原流水潺潺,山崖松涛歌唱,花园春花烂漫,这美丽的土地,人间天堂,捷克的国土,我的家乡。”好嘢!捷克!好嘢!热闹的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