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加载中...

徽杭古道——回家的路
徽商源起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从地窄人稠的穷乡僻囊发展到“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商贾云集之地,徽商走过了一段长长的路。今天,我就要沿着古人用血汗和青春浇铸的古道,体验一把唐时起徽商的回家之路——徽杭古道反穿!
路线规划
7:30杭州大巴出发—9:30临安浙川村换小巴—10:30徽杭古道杭州段入口(永来村)票价68元进入古道—12:00蓝天凹农家吃面13:00出发—上雪堂—下雪堂—16:30江南第一关—安徽绩溪大巴回杭—19:00临安服务区—20:30到达杭州
山楂树之谊
“这里有人坐吗?”“没有”。友谊之花就这么华丽丽地盛开了。M笑起来金灿灿的,真诚动人,那眉眼之间的笑意满满地从心底溢出来。她心里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女孩,单纯、好奇又善良。M下周要从丽水到杭州出差,热爱户外的她提前了一天到杭州,刚好参加今天的徽杭古道之旅。
我不是个稻草人
路边的树木、房屋、电线杆飞驰而过,像爱你的每个瞬间。人生有多少个美妙的时刻,转瞬即逝。耳边响起了林志颖的老歌:“我不是个稻草人,不能动不能说…我不是个稻草人,不做梦不还手…”
车窗外的美景
颠簸了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浙川村,一路上,我的脸贴在窗户上,撕不下来。上午的雨雾渐渐消散,久违的阳光撒落在树上、瓦上、草垛上,绿的、灰的、金黄的,这山这水这景致实在太美了!
徽杭古道第一村——浙川村
仰观群山傲秀清凉峰,俯临千嶂奇观十八瀑。
竹杖 雨衣 山货
徽杭古道起源于唐朝,是徽商贩卖盐、茶,以及山货的必经之路。时至今日,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现代人给了徽杭古道另一个新的身份、新的标签——中国十大徒步古道、浙江十大户外线路。因此,今天古道售卖的商品都是和驴友息息相关的竹杖、雨衣、山货等。
徽杭古道杭州段入口——永来村
这是徽杭古道杭州段入口,到这里需要买票进入,票价68。在领队买票的间隙,大家集体合影,并做了简单的运动前拉伸,防止因肌肉紧张,导致第二天酸痛。
那山那人那狗——那山
进入古道,陆续有一波波的户外团队和我们错身而过,他们即将完成整段路程的穿越,从安徽绩溪出发,到达杭州临安。脚下是绵延古道,眼前是无边秋色。
随便按下快门,都是美轮美奂的秋天景致。
大自然是最厉害的魔法师。
云雾缭绕,层林尽染。
苍茫的回家路。
从蓝天凹俯视来时路。
蓝天凹的狗尾巴草。
山上最多的景致之一——核桃林。
一步步踏上回家的路。
那山那人那狗——那人
一下车,当地人就迅速围到了车门前,积极地推销他们的产品,无奈驴友们要么有备而来,已经带了登山杖,要么觉得无此必要——毕竟徽杭古道是户外徒步线路里属于入门级别的,而且对于反穿来说,下坡多于上坡。于是,爷爷奶奶抱着怀里没卖出去的竹杖,怅然若失地看着这群外来者。
景区入口同样聚集着做小生意的奶奶,今天生意确实不好。
在人群里都能一眼看到奶奶落寞的身影。
一路上断断续续都有山民拎着篮子做小生意。背对着我们的大叔对大妈说:“你不要上去说,你就站着,这样好一点”。他们用当地话讨论怎么赢得客人的信任和好感。
这只篮子里还有水果和辣椒酱。
到了蓝天凹,同样不乏拎着篮子做生意的村妇。五块钱一小袋核桃肉,尝了尝,甜的,嗯,凑合着吃。
客人说核桃肉甜的,怪怪的,她马上在篮子里翻找其他口味的。有一些核桃肉潮掉了,她硬是不卖给你,即使你想要。
那山那人那狗——那狗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只狗狗,极目远眺,好像在等待回家的主人。
2号狗狗。
3号狗狗。
4号狗狗。苍茫的大地,寂寥的时光。这只狗狗给我一种荒郊野外的怡然自得感。
5号狗狗,这是蓝天坳客栈里的贵宾犬。
6号狗狗,它躺在蓝天坳客栈的院子里,人走近了它也不理,你凑得更近了,它就扭个头。瞧它这小眼神,满满都是戏。
能辣么明确地挤出眼白表示嫌弃的狗狗也只有它了。^_^
7号狗狗。
8号狗狗。
小小狗。
这只金毛直接冲着我过来了,一点都不怵。反倒我失了镇定,啊了一声逃开了。这是叶公好龙吧
这是江南第一关附近的狗狗,也是我见到的最后一条狗。
那水那花那桥——那水
大山之间孕育着条条清涧,水声喧哗,这是来自大山的歌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是衣服,水是衣襟,山环水绕,时光静好。
有潺潺溪流,也有落差高达几十米的瀑布,一路上,叮叮咚咚,好不热闹。
一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鹅进到画面里来,突然间多了很多人间烟火味道,更觉内心宁静,与世无争。
干涸的溪流。
从蓝天凹下来的一路上,来自上海的高高和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西藏纳木措湖的经历,心潮澎湃,感概良多。
那水那花那桥——那花
看到了就不想错过的花,娇艳动人。
富贵的菊花,开得像牡丹一般绚烂。
这是什么花,暂且叫它“伞花”吧!
白菊。
月季。
鸡冠花。
花墙。
石头和花更配奥。
那水那花那桥——那桥
有水就有桥,不管桥面上是平直还是弯曲,它的面水造型都是石拱门。
关于客栈
蓝天坳客栈
蓝天坳客栈的面,10块钱一碗。
关于路标
徽杭古道已经是一条非常成熟的路线了,因此有不少客栈以及路牌,只要认字,基本不会走丢。
关于补给点
蓝天凹补给点。
随处可见的补给点。
这个老头热爱摄影,他为我取景的佛掌印效果真不错👍
老头为我掌镜的皂片——佛手印。
再见古道
在这个徒步的6小时内,我竟然拍了近千张皂片,可想而知几乎是一步三停留了。一起徒步的老鹰屡次好心提醒我,走道手上不要拿手机,万一脚下有闪失,你的手可以作个支撑。我嗯嗯啊啊地答应着,看到无边美景还是忍不住偷偷摸摸掏手机,走到后来我坚持走在他后面,这样压力小一点。老鹰是安全卫士,我是不听话的冲动鬼,恐怕得结结实实摔个跟头,才会对他的谆谆告诫有所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