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福建大部分地方都是苏区,尤其长征前,闽西与赣南连成一片,成为中央苏区。毛泽东、朱德等在闽西工作生活过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领导劳苦大众闹革命。也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现在超过70岁的老人,随便问一个都知道。到闽西旅游除了冠豸山、龙崆洞等自然风景外,重要的还是红色之旅。从上杭参观古田会议开始,沿厦蓉高速经长汀到瑞金,沿着长征之路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下图是古田会议旧址。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在此举行“九大”,一致通过了毛泽东所作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报告,史称《古田会议决议》,一个建设人民军队的伟大纲领诞生了。《古田会议决议》成为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件,70年来指导着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下图是新建的一些宾馆,因为不时有高官前来朝圣,为了接待需要,建了一些高级宾馆。现在的公仆哪里怠慢得起,何况经常有国家级的。
介绍完古田会议旧址,重点需要介绍一下长汀。长汀古名汀州,被称为客家首府。居民多为客家人,通行客家话。客家人大部分是五代时期追随王审之入闽的河南人。客家话其实就是唐朝末年的河南话。但汀州历史比客家人更为久远。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州治初设新罗旧邑址,长汀县附郭,唐大历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陈剑将州治迁到白石村(今长汀城内),“筑土城卧龙山阳,西北负山,东濒汀江河,南踞卧龙山麓”,范围较校县治随州迁至离州治约200步(今长汀城内,宋时叫衣锦乡),仍为附郭。州治背山面水,向阳开阔,从此历代因袭,范围逐步扩大。唐大中初年(859年),刺史刘歧始建敌楼179间,筑子城,修拓陈剑所迁壁垒,称“雄镇”。宋治平三年(1066年),郡守刘均大规模扩建州城,所筑土城周长达5里254步,城墙基宽3丈,厚1丈,高1丈8尺;又开挖城壕引西溪水东流,州城扩展范围,东至朝天门,南至广储门,西至西城门,北至卧龙山襟。长汀县治仍附于州城外。元代时福建设福州、兴化、建宁、延平、邵武、汀州、泉州、漳州八路,明代时改为八府,福建便开始有了八闽之称。汀州也开始成为八闽之一。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知府杨世芳及长汀知县王邈,筑土为县城。汀州府形成两圈城墙,内圈为汀州府城墙,外圈为长汀县城墙。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郡守沈应奎倡议拆除府城墙,使州、县合并。明崇祯九年(1636年),增修城墙670丈,同年十月告竣。府城墙全部拆除,州、县合一。这时城墙以汀江为界,从东向南绕到西,围到卧龙山襟。现在长汀人称之为城内。自宋至清初,外地商人、工匠来者日多,作坊、商店逐年增加,城市人口剧增,城内容纳不下,因而府城范围逐步扩展到城外(即水东市外大片地区)。至清朝中晚期,在城外形成营背街、桥下坝街以及其他众多街巷。至此,汀州城基本定型,成为闽西最大城市。
汀州历史悠久,我小时候并不知道长汀,因为大人们开口闭口说的都是汀州府。古汀州府辖长汀、明溪、清流、宁化、上杭、武平、连城、永定八县。建国后设龙岩地区,增加漳平、龙岩,但明溪 、清流、宁化划归三明地区。
据说有个名叫路易·艾黎的新西兰作家说:“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小城就是湖南的凤凰和福建的长汀。”放在以前,我绝对相信。可是,现在,连我这个长汀人都觉得汗颜。每次回去,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一边走一边叹息: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狗的屁(GDP),没有任何的文化保护意识,很多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建筑都被毁于一旦。苍天啊、大地啊,让这些观员去死吧。还好,搞过旧城改造的几任官员好像都因为腐败倒下去了。这不知道可不可以告慰那些被拆的建筑?
尽管如此,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小城,还是有着许多让人惊喜、留连的地方。
从厦蓉高速长汀出口,经腾飞工业园,先到朝斗岩小憩片刻。朝斗岩位于南屏山,山位于汀州南面,是汀州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故称南屏山。山上有一巨石,面朝北斗而名朝斗岩。岩上古木参天,环境幽静,奇石异洞,飞阁临空,流泉飞瀑。朝斗岩有“朝斗烟霞”,是“长汀八景”之一。从山麓沿石阶而上,过半山的“兆手泉”,不远即可见“朝斗烟霞”的门额。建于明代的水云庵,位于山岗的最高处,殿内有一反坐菩萨。有联曰:“问菩萨为何反坐,笑世人不肯回头”。1933年,苏维埃福建省委在朝斗岩佛殿内,召开了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朝斗岩下南寨广场,是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召开万人大会的广场。翌年红第三、第四、第十二军即在此进行“南寨整编”。
我对朝斗岩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读高中时经常怀揣历史课本从二中经梅林到朝斗岩观音阁读书。顺便把观音阁里面未烧尽的蜡烛带回宿舍备用。真是罪过啊,不知道菩萨是否会怪罪于我。念在那时年少轻狂,饶恕我的罪孽吧。
朝斗岩有各种奇花异草,春天时节,百花争艳。整座山便成了花的海洋。夏天清凉无比,是纳凉的好去处。从山上远眺,汀州城尽收眼底。汀州人除了在此纳凉,还纷纷拿着各种容器到此带水回家饮用。不仅老人到此挑水,不少年轻人也纷纷开车、骑车到此接水。山泉甘甜、清冽,饮用之后,谁还会用那充满氯气味道的自来水泡茶、煮饭?
从朝斗岩下来,经过南寨,过五通桥,便可以城墙为轴线,从五通楼经龙潭到紫阳祠。在古代,城墙沿着汀江一直到卧龙山。汀江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只是现在,很多城墙已经倒塌。从五通楼到紫阳祠这段城墙中的大部分还是由民间人士发起捐资重建的。作为汀州人,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龙潭公园有宋慈亭、上官周纪念亭。宋慈与理学大师朱熹同居建阳,在长汀任知县五年,平反冤案无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上官周是南山官坊人(我家隔壁村的),清代著名画家,终生布衣。上官周自幼聪颖,擅长诗文、书法、篆刻,尤精于画,鲁迅十分推崇上官周,曾购买《画传》寄赠木刻家亚历舍夫。日本《支那绘画史》中,专文认述《画传》的价值与影响,并将《画传》影印发行。也有人把上官周和东晋顾恺之相媲美。 有人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宋朝末年,文天祥抗元时曾退守汀州。明末时,一部分保护明末幼帝的抗清将领也曾从海路经泉州入汀州。
沿着古城墙,有几个观景台、纳凉亭。偶尔会有人在此对歌(客家山歌)。沿汀江两岸,也妇人洗衣、闲人垂钓。
除了古城墙,还有居民小巷不得不去。小巷里有各种小吃:簸箕板、拌面、泡猪腰、糍粑。说到吃,白斩河田鸡、客家米酒不可不品尝。没吃过河田鸡、没喝过客家米酒,就不算到过长汀。当然,在城区要吃到正宗的河田鸡几乎不可能。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养的河田鸡都舍不得卖。市面上卖的大部分是从江西运过来的,在养殖场养几天后再拿到市面上冒充河田鸡。除此之外,长汀豆腐干、烧大块也不可不尝。下图为长汀店头街,长汀历史文化名街。
说到文化,也讲讲汀州人的嫁娶习俗。长汀婚俗自唐以来的一千多年,基本上按“六礼”程序进行:1、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家议亲求婚,俗称讲亲;2、问名,又称请庚帖,男方请问女方生年月日及名字,然后请算命先生看看是否相合,女的是否旺夫或者克夫;3、算命先生这关过完后接着纳吉,男女双方商定聘金后,先付一定聘礼,俗称“扎定”。4、纳征(纳币),男家把聘金全数送给女家;5、请期,男方将迎娶日期通报女方,俗称“报日子”;6、亲迎,俗称“接亲”或“迎亲”。
到了红色之都长汀,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自然也得去看看。这里是中央苏区,长征的出发地。 下图为福音医院贺子珍分娩处。福音医院原是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医院,大革命时期由傅连暲任院长,医治过包括陈赓大将在内的“八一”起义部队官兵。土地革命时期,福音医院成为第一所红军医院,毛泽东多次到这里养病。除了福音医院,还有辛耕别墅。辛耕别墅是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也是毛泽东、朱德旧居。
下图为瞿秋白纪念广场。位于西门外的罗汉岭。红军长征后,瞿秋白在长汀被俘,先被关押于汀州试院(现长汀博物馆),后被蒋介石下令处决。临刑前,被押至罗汉岭时曾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然后席地而坐,等待刽子手开枪。这种视死如归的气概让我想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谭嗣同临刑前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只是,很多人并不赞成他慷慨赴死,明明可以逃走的,他的死真的能唤醒那些保守派吗?
瞿秋白以外,还有何叔衡也是在长汀突围时壮烈牺牲的。
汀州试院是以前举行乡试的地方。里面有两棵唐代种植的柏树,至今有一千多岁了。清朝大学士纪晓岚曾在此主持过乡试,据说中午在柏树下小憩片刻,柏树曾化成两位白胡子大爷与之对话。
汀州试院旁,是文庙。据说以前只有州府以上的城市才会有文庙。文庙又称孔庙,以前学子开蒙、应试等,都要到此参拜至圣先师孔子。看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首先可以看看这个地方有没有文庙。一个没有文庙的地方,一定是没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逛了城区,汀江源头不可不看。汀江源头位于庵杰乡,离城区30公里左右。汀江源头名龙门,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曾到此游玩。在这里可以吃到鲜美的河鱼、土鸡、手工粉干。
下图开始,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在季春的一个周末,我很忐忑地带上泰山、泰水到老家。泰山又叫丈人,《论语》里就有丈人的称呼,“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不过那时候丈人只是对老者的称呼,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演变成岳父的专用词的。至于把泰山当作岳父的称谓,好像是从唐朝开始的。据说唐玄宗来到泰山封禅时,张说被任命为封禅使,前来做些准备工作,以迎圣上驾到。张说奉旨前往,而他自己却另有打算,认为封禅动用黄金万两,无据无数,吃喝玩乐,大有油水可捞,再说事后还可以因功受赏,便乘机把女婿郑镒也拉上一齐赴岱。 唐明皇到泰山封禅,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封禅仪式。事后,按惯例,除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外,凡随行官员都晋升一级,并大赦天下,以示皇恩。郑镒本是九品小吏,由于他老丈人的作用,连升四级,骤迁五品,赐给大红官服,趾高气扬,威威武武,好不显赫。其他人早就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宫廷上下议论纷纷。这事传到唐明皇的耳朵里,皇帝马上召张说进殿,问他是怎么回事,张说默不作语。这时,有个叫黄幡卓的人在旁边一语双关地为他开脱说:“此乃泰山之力也。” 此事在宫廷内外传为笑话。以后,人们便把祭坛旁边的那个高耸入云的石峰取名叫“丈人峰”,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所以,自唐代开始,"泰山"、"岳父"便成了妻父的专称。
因为是穷乡僻壤,我一直羞于带岳父岳母来此。这次硬着头皮带他们前来,不料他们看后感觉良好。岳父甚至觉得象陶渊明隐居的世外桃源,只是没种过田的人,只知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却不知:“草盛豆苗稀”的烦恼。所以就发几张图片,让大家自己评判。
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为了保护大部队转移,杨成武指挥了松毛岭阻击战,战斗甚为惨烈。根据老人们的说法,战斗结束后,山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就是现在,上山砍柴时还能找到不少弹壳。
现在,战争的硝烟已经消失,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们都向往“农妇、山泉、有点田”的悠然生活,我也想着退休后,回到村里,在山脚下、面朝小河,盖一栋房子,春暖花开之时,可以尽情欣赏美景,不要担心强拆。
引用 zhizhimiao 发表于 2017-02-12 21:03:45 的回复:
美拍!送上第22顶!
回复zhizhimiao:感谢!